行业分类
专题报道:涉及储能安全、成本与系统解决方案,这些业内人士是怎么看的?
日期:2022-06-07 15:50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储能网讯:为深入贯彻《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2〕37号)等相关政策文件指示精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与中国储能网组织行业专家、温控、消防、系统集成商和检测认证企业就电化学储能电站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广泛讨论,从中查找已知和未知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性提出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没有侥幸,讨论目的就是为了统一全员安全思想认识,落实安全责任、防微杜渐、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为电化学储能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全环境,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图片

中国储能网:目前,温控企业和储能系统集成商分别推出液冷产品,两者技术路线是否有所不同,能否满足储能电站的安全需求?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曾春保:储能系统集成商推出的液冷产品,不是简单地系统散热,是门槛较高的液冷储能技术路线。它是通过冷却液对流直接对电芯散热,其难点也包括如何降低冷却液的泄露风险,储能系统集成商结合储能应用场景的需求,能够从多维度的设计选型、环境工况、散热要求及可靠性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充分满足储能电站的安全需求。

博格思众(中国)副总经理陈振豪:就液冷产品而言,温控企业和储能系统集成商两者所走的技术路线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不同厂商应用的基本原理相同,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具体实施形式上,例如能效等级、结构布局、核心部件选型、制冷剂类型、电子电器设计等。

相比空冷系统,液冷系统在热传导、能量密度、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解决空冷系统中电池温度不均的问题方面有实质性的改善,使得电池模块在循环寿命和可靠性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

企业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温控系统自身的失火风险管理和阻燃性能,不能因自身的问题而危及储能站安全;二是温控系统应为储能电池提供一套性能匹配且稳定可靠的电池冷却方案,从而确保电池不因温控失效导致过热起火以上两点对于温控企业和储能集成商的技术方案来说都是同等要求。除了要求温控产品要依法依规进行优化设计及可靠制造,还需要根据不同储能电站的技术特性对应匹配合适的温控解决方案,适配度是要着重关注的。

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存军:温控企业和储能系统集成商推出的液冷产品侧重点会有所差别。温控企业更多地是专注液冷主机开发,而储能系统集成商更多地是从整个储能系统的温控情况去考虑,不但包含了液冷主机的功能,也需要结合电池侧液冷末端的性能,最终目的是满足电池温度良好的一致性。目前有些集成商的液冷解决方案,温度一致性已经做到了2.5以内,对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提升。因为在温控领域,温控企业仍然是最专业的解决方案提供者,相信在未来,液冷系统由温控企业和系统集成商联合研究开发会是行业的趋势。

对于储能电站的安全需求,保持电池温度良好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能防范电池“热失控”,但是单单依靠温控方案的提升,并不能有效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每一起储能电站安全事故的起因都是复杂的,为了保证储能电站更高的安全性,如何有机的从电池、电池管理、温控系统、消防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潜在安全风险的规避、防范、及时管控及损失最小化等方案,将会是行业良性发展的一大诉求。

埃泰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国:目前,储能热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风冷和液冷,各有特点。但由于液冷所用的换热介质防冻液的密度是空气的1000倍,比热是空气的4倍,因此作为热量载体和风冷相比液冷先天具备载热量大,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在电池包能量密度越来越高,充放电速度越来越快,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合对于电池热失控的防范更加有效。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游峰: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液冷产品其实是二者的深度结合,从技术路线上并无大的区别,基本上都是采用液冷机组+管路+液冷箱体的方案。液冷所起到的作用是通过冷媒与电池的热量交换,实现电池的温度控制,从而使电池工作在更适合的温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可以延缓热失控的蔓延时间。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热失控的发生和蔓延。

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曾茂进:从温控企业液冷产品的设计、测试或是储能系统集成商的使用、测试都是以满足储能电站的安全需求来作为前置条件。两者的技术路线是相同的,但产品的意识形态则有所不同。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部长张光青:2021年之前国内储能系统用的电池模块主要为强制风冷产品,自比亚迪率先推出符合国内标准的液冷型电池模块产品,目前阳光电源、远景、科华、天合储能等企业也陆续有相应的产品推出;行业里面储能系统集成商推出液冷产品主要是指采用液冷型电池模块的储能系统产品,当然也有企业储能变流器产品开始采用液冷的制冷方式。液冷的制冷方式与风冷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储能电站安全方面采用液冷的制冷方式需要额外关注液体危险防护,主要体现在系统内部在正常使用或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冷凝现象,相应的部位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更高的污染等级,并且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冷凝水的累积;在正常操作、设备维修、软管或其它系统部件(如贮液器)不慎松动或脱落的情况下,均不能有液体泄漏到带电部分上或者对电气绝缘造成影响。封闭的液体密封系统要安装过压安全装置。

液冷系统过压安全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安装位置尽可能靠近要保护的液体密封系统;安装位置要容易检查、保养和维修;使用工具方可调节;注/放液口开在合适的位置并加以标识,以防止释放物喷向任何人;释放口开在合适的位置并加以标识,保证装置启动时液体不浇湿可能导致危险的零部件;与被保护的零部件之间不能有关闭阀;冷却装置应具备自动气水分离及排气功能;储能系统应能够在线监测并显示液体冷却装置的循环冷却液体压力、温度等参数。

中国储能网:消防设施在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建设上发挥哪些作用?

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伟: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可限制储能系统部分火灾类型的扩散,特别是电池热失控早期的抑制,将事故范围及程度降到最低。消防系统不同于灭火药剂的更迭发展,不同预警探测的创新、不同灭火控制逻辑的优化更新,都表明消防设施在电化学储能电站中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

青鸟消防副总裁、储能安全业务线CEO仇智珩:电化学储能电站区别于常规的建构筑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储存了大量的电池,火灾荷载大,火灾危险性高,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后,扑救困难,特别容易形成系统性火灾,烧毁整个集装箱,乃至发生爆炸。针对储能电站的特殊性,消防系统的设置尤为重要。在消防策略上,应该立足于早期探测、精准探测,早期灭火和精准灭火。

北京世纪联保消防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荣:消防设施属于被动消防,当储能电站发生火灾后,用消防手段对火焰进行抑制、扑救,阻止火势蔓延,并以此将火灾损失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这是消防设施的主要作用。

天津天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彦卿:针对于储能电池火灾的特点,首先可以从源头抓起、分区防控,将报警和灭火单元下沉至单体储能模组,可以有效抑制火灾级别上升和阻止火灾蔓延,可以采用降温吸热方式的气体消防方式。其次,还要考虑灭火剂对电池导电性能的影响,避免扩大对系统正常工作的破坏及伤害。为了确保整体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仍然需要在封闭的较大独立储能空间内设置终极消防保护设施,这种设施必须要具备快速灭火以及长期吸热保护的功能,同时还要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火灾的重复燃烧,避免二次灾害和爆炸事故的发生,防止火灾蔓延至更高级别。

国际挪威船级社(DNV)于2019年发布了一项有关锂电池安全性研究的报告,研究结果表明压缩空气泡沫在扑救锂电池火灾作用,尤其是是主要灭火性能方面(包括灭火能力、长期吸热率、短期吸热率)均优于其他灭火方式,且具有优异的抗复燃性能,在锂电池火灾扑救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游峰:消防设施可以对储能电站的电气火灾和电池火灾起到一定的告警、消防作用。多种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对电池的泄露、热失控起到一定程度的早期预警,比如监测到电池的可燃气体泄露、电解液泄露等,及时告警;气体灭火装置可对电气火灾进行有效灭火,以及在出现电池起火时进行扑救或延缓火灾的蔓延;水消防可以在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进行漫灌式灭火,避免造成更大事故。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监张德丰: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储能装置虽然具备各种优势,但是金属锂是已知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在汽车领域热失控现象时有发生,给锂电池在储能上的应用埋下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EMS和PCS是由大量的电子电器部件和高低压线束及其连接部件紧密组合在一起,高温、材料老化等引起的热失控虽不及锂电池风险高,但也不能忽视。

消防作为最后一道被动防御系统,合理地设计、选材、布置和施工直接影响到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消防系统能对储能集装火灾进行早期探测早期报警,迅速扑灭着火点,同时隔离火源传导和辐射,防止燃烧区域扩大造成损失扩大。整个消防系统应配合储能消防给水要求,预留消防给水灭火接口,让整个储能电站组成防消结合的立体系统,以最小的损失体现消防产品的价值。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高级工程师万宇:电化学储能消防防护的关键是及早探测、尽早处置。就目前发生过的储能火灾案例分析来看,储能火灾隐患多来自于电池异常引发的火情,此类火情深入隐患内部,不易被工作人员察觉,因此及早探测到火情信息并准确有效的反馈给消防处置单元就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星日消防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盛彬:建议采用一套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电化学储能消防系统能够在储能电站发生火灾初期进行有效扑灭火焰,并长时间抑制火情复燃,并将火灾信息上报至总站,为消防员争取宝贵抢救时间。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部长张光青:消防设施在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中的作用主要是及时探测火灾危险信号的发生,保障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的灭火,减少火灾危险事故的扩散。当然,这对消防设施的选择、探测器的类型、布局安装、控制逻辑、灭火剂的选择和剂量、设施本身的可靠性、消防设施与储能系统整体控制的联动等也都有严格的要求。

中国储能网:电化学储能电站主要采取哪些安全预警及防控措施?

青鸟消防副总裁、储能安全业务线CEO仇智珩:在精准探测方面,发挥"朱鹮"芯片的底层探测优势以及感温/感烟/气体探测三位一体的跨界、复合型能力,打造出小型化的集约型探测器,前置/内置于电池模组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早发现、早行动、早隔离,精准探测到具体的电池模组;在灭火端,采用气体灭火与高压细水雾等产品相配套的复合型方案,以防止复燃。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级别(舱级、簇级、pack级),需要不同的储能消防解决方案。

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火灾防控事业部经理熊孝新:对储能电池舱、电池簇、电池PACK 箱分级布置探测,对电池运行周期的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对电池热失控的特征数 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判断,根据电池发生异常的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级别的探测报警,并做出不同的防控处置。结合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规模和布置形式,进行多级的火灾防控。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部长姜可尚:安全措施方面,电池热失控极早期特征参数的采集和信号传输系统,火灾抑制设备,泄压装置,主动排风排烟设备,报警设备和火情显示设备。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高级工程师万宇:在防控措施上,一般都从优化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设计为出发点,例如电化学储能电站的选址、站区的规划和布置一定距离的防火间距,也包括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电气、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最后就是安装消防设施设备、消防水、消防车道等。

天津天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彦卿:公司能够提供电化学储能电站整套系统解决方案。预警系统采用可燃气体(可选H2、CO、VOC等)浓度的探测结果作为预警信号,联动其他控制系统进行动作;报警系统采用烟雾、温度、可燃气体三种火灾探测器,通过对烟雾、温度、可燃气体三种信号的探测进行火灾智能探测。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判断等手段来进行判定;自动灭火系统采用“全氟己酮+压缩空气泡沫”组合灭火方式,创新应用。

在PACK级、簇级初期火灾采用全氟己酮精准靶向灭火、多次释放、持续降温、防止复燃。对于舱级火灾采用压缩空气泡沫作为舱级灭火的终极防线,整舱充灌、长效降温、防止复燃、控制火灾于单舱内。移动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作为应急救援装置,与电池舱预留充灌口快速连接,机动灵活,性价比高。阻隔抑制式压缩空气泡沫喷筑装置在着火电池舱外壁及顶部喷筑形成泡沫阻隔墙,阻隔舱间火灾蔓延。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部长张光青:储能电站的安全预警措施主要包括电池和电气设备的电压、温度等运行参数异常情况预警、火灾危险信号(可燃气体、烟雾、温度)预警、电池系统绝缘故障探测及预警、消防系统/传感器状态/温控设备/通讯/水浸等异常情况预警;主要通过储能系统的BMS、PCS及EMS等进行控制和保护。

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文义:储能安全预警是通过BMS系统、消防探测系统、红外摄像头组成。BMS系统是最早可感知电芯指标的,通过监测电芯单体电压、温度、SOC、SOH,总电压、电流,总正、负对机壳绝缘电阻值进行安全预警;消防探测系统感知系统指标、红外摄像头感知表面指标,通过七氟丙烷灭火和消防水管道注入方式进行灭火。

中国储能网: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设施成本占比多少?

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以1MW的储能集装箱为例,传统储能温控、安全预警、灭火方案的支出占比约1%-4%之间。未来,储能安全解决方案技术升级到精准探测维度后,支出占比将会提升至5%-8%。据了解,目前国外储能安全成本占比在4%-6%之间。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游峰:消防装置的成本与采用的方案有关,七氟丙烷舱级消防系统成本在几万元,全氟己酮可做到PACK级,根据方案不同,成本在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

中国储能网:因为什么原因会导致电化学储能电站发生火灾,例如:电解液泄漏处置、电池热失控等,是否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曾春保:储能电站火灾主要在于其电池组高度聚集,当电池过充过放、过热、机械碰撞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容易引起电池隔膜崩溃和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热失控。

科华数能S³液冷储能系统”从主动安全的设计理念出发,采用三级防爆+三级消防+三重绝缘监测与保障,使之具备本体安全、设计安全、结构安全、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消防安全六重安全设计,安全防范无遗漏。

博格思众(中国)副总经理陈振豪:从全球储能电站失火案例来看,热失控的诱因多来自电芯温度。如何解决电芯内部到外壳之间的传热问题,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风冷技术以空气为冷却媒介,传热方式以对流为主;液冷技术以冷却液为媒介,传热方式以导热为主。从传热的角度看,液冷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热失控风险。

上海乐驾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潘多昭:事实表明,电解液泄漏、过充过放、电芯内短路、绝缘失效、线缆受损,还有一些施工不当等都是引起火灾的起因。截止目前,乐驾能源通过人工智能和化学模型耦合算法,在线管理和监控储能站、换电站有400多个,通过大量数据积累和数据诊断,积累了电池站故障失效的知识图谱算法,对不同问题进行提前月、周、小时级别的预测和诊断,应用到3S控制和运维管理,成功预测6次电池包自燃,防止了电站燃烧事故,增加成本很低。

青鸟消防副总裁、储能安全业务线CEO仇智珩:导致电化学储能电站发生火灾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但较为普遍的还是电池热失控,青鸟目前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多层级、多维度的探测方式,例如热解粒子探测器、植入式的微型感温探测器、植入式微型气体探测器,都可以实现非常早期的探测和报警。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游峰:导致火灾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一般是电气火灾,由于电气短路、过流发热、老化发热、雷击等;另外一种就是电池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是电解液泄露、电池内短路或外短路、电弧击穿、电池过压、温度过高、电流过大、撞击等。电气火灾一般可通过消防装置进行扑灭,但由于电池本身具有能量,会持续造成电气火灾的事故蔓延,同时,储能电站内部电池数量很大,且电池热失控之后很容易造成周边电池的连锁反应,对电池进行持续降温才能有效控制火灾蔓延。

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火灾防控事业部经理熊孝新:如何有效的防控锂电池热失控而引发的储能电站火灾,国安达采用复合型探测器探测电池热失控的温度、烟雾、可燃气体、VOC 等特征数据的变化,探测数据与电池 BMS 数据进行结合,综合判断电池的运行安全,做到早判断、早预警早处置,避免由电池热失控而引发火灾。在电池出现热失控时,采用气体或液体的灭火剂直接作用热失控电池,扑灭明火的同时,灭火剂的喷洒需要对热失控电池有良好的降温作用,阻断电池热失控扩展,防止电池二次复燃。

天津天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彦卿: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的原因是复杂且多重的,目前从已发生的事故分析统计来看,发生热失控导致的事故相对更多一些,由于其热失控发展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所以单纯靠温控制冷方式,是不能完全阻止热失控的发生,这就需要有必要且有效的消防手段配合温控设施,联合对热失控的电池进行冷却控制,同时抑制和扑救火灾。在综合对比之下,在局部保护单元,吸热能力强、易挥发、环保,对电池及电气设备无损害的灭火剂更适合一些,比如全氟己酮。而在较大的防护空间,需要可以迅速填充空间,隔绝空气,对整体电池系统进行阻隔降温保护的方式,综合对比之下,天雾智能压缩空气泡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部长姜可尚:电池系统缺陷、系统保护不完备、运营管理不周以及消防系统不完善等原因是造成储能电站火灾的主要因素。解决方案要从提升电池本体安全性、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建立可靠的电池火灾消防系统着手。

北京星日消防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盛彬:目前电化学储能电站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滥用、电滥用与热滥用;锂离子电池材料其本身就因为极高的能量比,极高的活性具备易燃易爆的基本条件。锂离子火灾主要是由于过充过放,造成单体锂电池热失控如果无法及时扑灭,严重情况下将导致热失控,因为储能电站的多个电池 pack 的组合,大量单体电池的紧密堆积无法快速有效的散热导致分险扩散到的锂电pack 直至整个电池簇、站。星日消防自主研发电化学极早期预警系统,从探测着手、持续监测,根据等级划分为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和火警。并配合星日独有的 pack 级、簇级及整柜的多级自动消防系统来对储能电站进行有效的监测,及时主动的介入灭火,控制储能站火灾,防止次生灾害造成更大的人、物等损失。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监张德丰:解决方案包括:电池仓/室消防设计,分为火灾探测、分级报警、火灾抑制、远程控制;电气(控制)室消防设计,针对变配电柜、控制柜、逆变器等电气设备,采用探火管式灭火装置,来妥善解决这一难题。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部长张光青:导致电化学储能电站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如电池制造过程不良导致内短路引起热失控起火;系统保护设计不当造成过充、过流等导致电池热失控或设备温度异常起火;电池老化、一致性差、换热系统故障等导致系统高温运行造成热积累;绝缘设计不良或外部异物(导电粉尘、液体)进入、调试测试运维等操作不当导致短路;外部遇明火、撞击、雷击各种意外因素引起火灾。

1)设备选型阶段:规范关键设备及储能系统单元选型,尽量选择通过认证的产品;

2)电站设计阶段:加强对电站设计方案的评审,尤其针对安全设计;

3)设备采购阶段:加强电池、PCS、系统产品生产过程监造;

4)安装施工、调试阶段:规范安装施工、调试作业程序、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及现场管理;

5)运行维护阶段:质量运行维护质量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加强对运行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与维护;开始试运行验收及定期的安全检测。

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文义:导致储能电站出现火灾,主要包括:高压继电器粘连、电芯电解液泄漏、高低压隔离电气性能降低、电池内阻增大、电池隔膜击穿内短路、电芯过充、过放。应加强软件控制、检测、保护。

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王宝全:液冷本身就是解决电池散热问题的更优选择,液冷更有利于电池温控,随着充放电倍率的提升液冷是电化学储能温度控制的主流解决方案。

埃泰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国:埃泰斯的第四代电池液冷系统已经可以做到液体出口温差控制在±0.5的范围,配合储能系统的设计完全可以使电池包长期处于一个均衡舒适的工作温度区间,杜绝电池热失控带来的安全隐患。

中国储能网:推动储能安全可持续发展,您有哪些建议措施?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陈永翀:需要构建市场应用导向的绿色储能技术创新体系,针对具体应用场景开发不同的储能技术,从材料、器件、系统和应用等多个层面协同创新,通过颠覆性技术开发将储能成本降低一半以上,提升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能至完全可控等级,并需要考虑环境负荷和资源再生的全产业链设计与应用。

未来还需要加强建立市场应用导向的绿色储能技术研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以良好的市场化环境,针对大容量、低成本、高安全、易回收等方面的“卡脖子”问题,积极促进储能技术创新,降低储能应用成本,推动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助力全球能源清洁转型。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综合能源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周奎:储能电站的安全防控贯穿于电池制造、电站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事故应急处理等的全生命周期的多个关键环节。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电池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建立储能系统在线状态评估与主动安全预警,并优化储能电站运维策略,对于降低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松林:针对储能系统安全性问题,一是开展安全性能测试方法标准研究;二是有害气体评价研究;三是安全性能分级及综合评价标准研究。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储能的安全性,无论是本体安全、主动安全、还是被动防御措施等,需要从电池材料、防火材料、电芯、模组、系统集成以及设计院、电网公司、消防部门等不同机构合力对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进行联合研究攻关,实现真正的创新突破,为大规模储能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部长张光青:业主在设备选型采购阶段应要求参与投标储能产品通过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加强电池、PCS、系统产品生产过程监造;开展储能系统试运行验收测试;开展储能并网验收及消防验收,确保满足并网标准及消防安全要求;定期开展运维质量评价,确保电站运行质量。

青鸟消防副总裁、储能安全业务线CEO仇智珩:通过合作研究、联合测试、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围绕锂电池火灾形成机制及其早期失控规律特征,从探测机理、预警分析及抑制处置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青鸟在自身芯片级探测技术、传感器件、控制系统及抑制材料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共同提升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北京世纪联保消防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荣:目前在用的储能消防设施灭火系统的储存形式有贮压式、备压式和泵组式。消防设施存在启动风险和维护风险,建议驱动灭火剂喷出的阀门或泵组,采取多阀多泵联动,备份设计;选用非贮压、非备压、非泵组式的免维护消防设施。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高级工程师万宇:制定严格的产品技术标准。继续加大对电池安全事故发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天交所等单位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研发,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全尺寸实验。建立国家级储能电站数据监管,对预警与报警的储能电站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博乐                 来源:中国储能网

 

 

关于网站  |  手机版  |  电脑版
(c)2008-2022 CIAPS(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津ICP备15000287号-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