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30%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遭拒
日期:2018-07-16 09:33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申请新能源汽车补贴,越来越难了。日前,工信部公示了《关于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

    本次申请的230616辆新能源汽车中,有68949辆不符合补贴要求,达到总数的三成。

    大刀阔斧砍下30亿补贴资金

    前不久,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公示了《关于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

    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申报推广数为230616辆,申请清算资金为96.01亿元;经专家组审核,最终核定推广数为161667辆,减去68949辆不符合补贴要求的车型,清算补助资金66.41亿元。

    江淮、北汽、广汽、长城、御捷、海马、江铃、吉利等一线品牌,均有1000辆以上车辆申请补贴被拒。

    无审查 不补贴

    造成本次大规模淘汰事件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打算绕过新增的网络审查机制,不接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

    这也是国家首次因为未接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而大规模拒绝发放补贴。

    钻空子拿补贴的机会越来越小。

    2017年11月16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关于落实企业监测平台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平稳对接的通知》,要求2017年之后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上传运行数据,接受国家监督。

    其中,非个人购买的新能源车辆、个人购买的商用车及专用车,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上传相关数据;个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整车车辆状态、充电状态、运行模式发生变化时上传相关数据,但不包括定位数据。

    截至今年5月底,监管平台累计仅成功注册整车企业403家,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整车企业355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只有5159款,和火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格格不入。

    由此可见,仍有大量企业无视了这一监管机制,妄图绕过监管平台获取补贴。

    本次大规模淘汰事件,就是工信部给这些企业的铁拳制裁。

    建设监管平台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安全,但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企业和车型拒绝监管?

    是平台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

    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让监管平台发挥其应有的监管作用。
关于网站  |  手机版  |  电脑版
(c)2008-2022 CIAPS(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津ICP备15000287号-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