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型位错表面修饰:一种全新有效的实现高锂电性能的策略》发表于《纳米能源》。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刃型位错修饰晶面的策略,用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在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路径不同,有的锂离子迁移只需跑“百米”,有些则需跑“马拉松”。依照该策略首次合成出了带有敞开的锂离子通道的氧化钴负极材料,为其中的锂离子都开辟了“百米跑道”,使其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上有了新的突破,在1A 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200次后放电容量仍高达1142 mAh g-1。《基于模板法设计合成碳掺杂的Co3O4空心纳米纤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该论文采用非金属碳掺杂的方式实现了材料电导率的本征改变,将半导体的电导率提升至接近导体的水平,使其电化学性能显著提升,在3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是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的二倍,为改善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实用化提供了新思路。该项技术将来一旦能够实用化,将大幅缩减智能手机的充电频率
哈工大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日期:2016-05-04 15:11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近期,化工与化学学院陈刚教授带领的能量转换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能源及材料化学领域的著名期刊《纳米能源》(Nano Energy,2015影响因子10.325)及《先进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2015影响因子11.805)上,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2013级博士生闫春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