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鑫椤资讯了解,去年在新能源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动力市场迎来较好发展,但是在各企市场加快布局战略投资的同时,充电设施不完善、动力电池产能不足、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也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

新能源车是很火,但是事故总是不断
日前有消息报道称疑似知豆D2动力电池自燃,新能源汽车在高销量的同时,安全隐患也不得不令人担忧。
据悉,像这样的事故不光在中国有,最高端的品牌也是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这个现象总是在出现。在这种环境下,电动汽车的安全已经成为这个产业要发展、要推广电动车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必须要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危险来自于哪里,不安全是由什么引起的,我们如何来一层一层避免。
据鑫椤资讯了解,近日公安部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32万辆,与2014年相比增长169.4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3.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6.93%,与2014年相比增长317.06%。
业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庞大的市场销量背后,动力电池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也许只是新能源市场发展弊端冰山一角。
产能不是重点,技术才是关键
据鑫椤资讯了解,由于作为动力来源的电池是非常“活泼”的高能量载体,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从一开始就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尤其随着冬季的到来,由电池的物理特性决定,在较低的温度下就会发生热失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分析认为,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在2020年达到平衡;当前动力电池产能不是关键,重点是关注技术的提升。
新能源市场可以从市场、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加大突破
针对新能源市场后续发展可能会遇到的瓶颈,业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可以从市场、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加大突破,将新能源汽车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特点对市场准入门槛适时调整、突破传统汽车生产的惯性思维、增强对自主品牌的信心,特别是要加快转变部分消费者的“崇洋”心态。
业内有关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深入普及与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爆发性需求已延伸到上游锂矿资源,正极、负极、隔膜与电解液等相关产业,但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在安全性、衰减、产能过剩、新能源退补等问题在后续可能会随着产能而集中释放,企业市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提升产品质量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