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成功研发了一种“超级电池”,是由碳纳米材料制成的超级电容器,厚度为打印纸的三分之一,可随意弯折,充电效率能够达到锂电池的10倍左右。该成果于今年在美国化学会主办的高水平期刊ACS Nano上发表,受到业界专家认可。
记者近日在天大材料学院实验室看到了“超级电池”。“与一般电池相比,这种‘超级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充电放电的速度极快,充电效率能够达到锂电池的10倍左右,电量转移的损耗却很小。”项目学生负责人秦凯强博士说,“以手机为例,能实现‘充电1分钟,电量就满格’。”
这款“超级电池”由碳纳米材料制成,厚度仅为打印纸的三分之一(约30微米),每平方米只有58克重,还可随意弯曲。在目前柔性屏幕已经面世的基础上,再应用“超级电池”,有望实现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可“弯折”,变得更易携带。同时应用“超级电池”,衣服也可变身“充电宝”。“将‘超级电池’封闭压缩后填入防水纤维中,制成衣服后留出电源接口。充电时,仅需将电子设备与电源接口连接,就能够快速充电了。”秦凯强介绍,“我们用的是最薄的碳纳米材料,轻薄、柔软,实验中,弯折上千次电损耗仍不到5%,而充放电循环5000次后电量还保持在96%以上。”
“超级电容器在电子产品及其他众多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行业前景可期。目前,谷歌等美国公司已经开始生产相关产品,也有国内公司正在与我们对接。虽然超级电容器在承载电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的电源选择,对推进相关电子产业的升级换代起到积极作用。”秦凯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