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随着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旺盛,预计明年动力电池市场将会出现井喷,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市场很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而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普遍存在忽视技术研发的情况,未来国内电池行业技术实力将会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指标。

由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门槛较低,国家又没有相关政策出台治理规范,而市场火热更是进一步地推动了产能集资现象的出现,造成很多实力并不强的电池企业盲目扩产,争抢市场。
从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从“十五”开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从最初研发镍氢动力和锰酸锂动力电池的起步阶段,到后来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研发和产业化的发展调整阶段,到现在即将步入“十三五”的升级阶段,历经20年的发展,产业化规模渐显。
目前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中原和京津四个地区。在这四个主要的动力锂电池产业聚集中心,共分布着近100家的规模化动力电池企业,汇聚了200亿元的产业资金,实现了近15GWh的产能,并基本实现了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及关键材料的产业化。未来,这些动力电池企业将在升级制造装备、提升比能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下大力气,进一步加速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与日韩等国家的动力电池产业相比,国产动力电池仍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先进材料与研究不足、电池结构设计技术偏低、电池制造自动化程度低、电池制造新工艺开发能力弱、电池系统设计技术不强等方面。同时,企业不强,优势产能较弱,产品的良品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悉,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被广泛应用,但其基本技术经过近20年发展,仍未获突破。日前,锂空气电池研究成功,有消息称,或将改写电池历史。随着多项新型电池技术已在实验室中诞生,产业化之路正越来越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锂电池产业技术会提升到更高层次。
如此火热的锂电池未来市场格局将如何变化,且看2016年1月6-7日,“2016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技术交流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秘书长张江峰先生为我们分析当前锂资源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碳酸锂生产大户:四川天齐锂业、四川国理、四川国润新材料、山东瑞福等企业进行碳酸锂未来市场发展与研讨。此次会议既是一场盛大的锂电及原材料采配会,又是一场高大上的技术交流会。
会议共分为三个专场:原料专场、材料专场和锂电专场。在布展方面,我们提供隔膜、锂盐、正极材料等多个专区;在技术交流方面,我们也安排了行业内知名专家和代表企业进行会议宣讲。参会咨询:4006-888-552
此次会议预计规模在500人左右,在历时两天的会议中,我们除了在会议期间提供技术交流外,还将在各专区中撮和企业成交,希望各企业认识更多的原料供应商和下游采购商,为锂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