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州的甲基卡山,海拔3500到4500米,这里有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锂矿资源。而甲基卡被资本市场熟识,是因为两家股价升天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天齐锂业和ST融捷,在这里拥有锂矿开采权。
尽管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的释放撬动锂矿价格大涨,但两家上市公司目前都没有在甲基卡开采锂矿,目前国产碳酸锂的80%原料锂精矿来自进口。
中国的锂电池生产企业似乎在重复着钢铁业曾经走过的铁矿石进口的老路:守着矿产资源,却又依赖进口。这会不会成为中国锂电业的恶梦?
中国企业收购境外锂矿
目前全球主要的锂资源开采掌握在美国雅宝、美国FMC、智利SQM和澳大利亚泰利森四家公司手里。有数据称,这四家合计约占全球90%以上市场。其中前三家是卤水提锂技术,占市场60%以上。
虽然中国的锂资源丰富,但受开发技术等限制,卤水、矿石直接作为原材料应用到中下游领域的比例很少。中国锂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开采量十分有限,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左右。中国碳酸锂企业80%是从澳大利亚泰利森进口锂辉石进行加工,生产厂家包括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
2012年,天齐集团一招险棋,将泰利森揽入怀中,使中国企业摆脱了些许窘境。“这是被逼的。” 天齐集团董事长蒋卫平面对记者采访时称。
提锂技术有待突破
中国锂矿资源丰富,为何开采量只占全球总产量的5%?专家指出,是资源、技术及开采环境等种种原因所致。
西部矿业集团控股子公司青海锂业有限公司提锂技术来自中科院青海所。据青海锂业相关人士介绍,青海锂业设计产能1万吨。目前生产工艺已经打通。但由于中信集团与西部矿业集团之间的东台吉乃尔湖卤水资源权归属之争未落定,青海锂业一直面临资源不足,无法满产。而西藏的扎比耶盐湖卤水中的锂以碳酸锂的形态存在,易于提取,但是受制于交通、电力、能源等条件,限制了大规模开发。
下游需求放量,而上游锂矿开发却受制于资源、技术不能满足需求,中国的锂产业亟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