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燃料电池列入《中国制造2025》
日期:2015-05-26 08:54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5月22日,工信部再次发文,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详细解读。其中,关于“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涉及到燃料电池。按照规划,2025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而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2025年,我国将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060辆,同比增长1.5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4790辆,同比增长119%,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523辆,同比增长92%,燃料电池乘用车生产10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781辆,同比增长10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956辆,同比增长100%。
 
  在关键材料、零部件逐步国产化方面,《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到2025年,实现高品质关键材料、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批量供应。
 
  业内分析认为,燃料电池堆和整车性能逐步提升,显得迫在眉睫。到2020年,燃料电池堆寿命达到5000小时,功率密度超过2.5千瓦/升,整车耐久性到达15万公里,续驶里程500公里,加氢时间3分钟,冷启动温度低于-30℃;到2025年,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和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批量生产和市场化推广。
 
  在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的规模方面,《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
 
  广证恒生认为,燃料电池可使用范围广,商业化概率高。燃料电池在分布式电站、应急电源、交通运输、军事和海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业内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和示范关键在于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膜电极组件、双极板等关键材料批量生产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提升和工程化水平也至为关键;另外燃料电池在汽车、备用电源、深海潜器等等方面的应用也有一定市场。
关于网站  |  手机版  |  电脑版
(c)2008-2022 CIAPS(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津ICP备15000287号-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