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我们似乎陷入了电子产品的重重陷阱。手机越智能,我们就越离不开它带给我们的便利,久而久之,就这么被捆住了。在我们愉快地和智能手机玩耍时,殊不知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痛苦。
智能手机 “引火烧身”
近日,英国《太阳报》报道,24岁的戴恩妮趴在正在充电的iPhone手机上睡着了,当她从恐惧中惊醒,发现手机已在她的胸部灼烧出了一个5英寸(12.7厘米)长的伤口。戴恩妮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试图用抗菌素膏和止痛药治愈她的伤口。
戴恩妮的经历不是第一次出现:就在两周前,18岁的杰克·帕克一觉醒来发现手臂很痛,原来他打瞌睡时手臂压住了iPhone 5手机。今年2月,一位小女生在学校被她后边口袋里着火的iPhone造成二级烧伤。而在去年7月,香港一杜姓男子使用三星Galaxy S4手机玩游戏时,手机突然爆炸,当事人吓得扔掉手机,结果火势迅速蔓延,房屋及屋内财产付之一炬。
解决方案:
即便像苹果和三星这种有着如此高信誉的智能手机品牌,也难免偶尔发生不测。目前还难以完全消除这样的灾祸。除了呼吁手机制造商完善自己的产品外,也只好在生活中尽量不要和手机过于亲密,更不要“相拥入眠”。
山寨充电宝成“定时炸弹”
央视新闻频道在8月24日的《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224件充电宝抽样检查的惊人发现——全部不合格。据报道,这些充电宝问题集中体现在,重物冲击可能短路自燃、充电宝外壳不阻燃、电源容量虚标、输出电压过低或过高。报道中特别提到“小米”牌5200毫安充电宝。
针对央视该报道,小米公司于8月25日发表声明:在央视报道之前即与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发现其抽样调查的小米移动电源是通过非小米官方及授权渠道购买。
2014年5月台湾已推行了针对移动电源的强制认证(BMSI认证),小米称其生产的移动电源5200mAh产品已经通过了BMSI认证。据央视《每周质量调查报告》报道,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明确的充电宝生产规范和检测标准,企业多是依据自己的标准进行生产。众多小品牌厂商采用劣质电路板、锂电子电芯、不阻燃的外壳等材料,大量生产山寨产品,甚至是三无产品,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充电宝频繁惹祸:8月24日早,北京地铁15号线发现某车厢内有冒烟现象,经查证是一名乘客的充电宝。今年5月8日,深圳地铁4号龙华线一名乘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引发踩踏事件;今年4月8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一名乘客过安检时,行李箱内的充电宝突然冒烟爆炸。
解决方案:
若非要使用充电宝,首先,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移动电源。对于无品牌型号、无生产厂家、无电气参数标识、无警示说明标识的产品,不要购买。其次,要检查移动电源的外壳,在考虑外壳美观同时,要注意考虑外壳强度和耐热性。再次,不要一味贪图高转化率。如果移动电源的转化率过低,就表明线路损耗会很大,可能会发热,甚至有爆炸危险。但是如果广告中称电源转化率高达90%,那就要警惕了,因为现在转化率在85%左右就已经很好了。最后要注意保存消费凭证,如果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便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手机丢失引发重重“惨案”
8月20日,一名23岁的女子坐在成都市龙某大厦顶层天台准备跳楼。消防、交警和商场工作人员劝说无效,直到商场工作人员送来了新手机,女子才被救下。目击者称该女子在逛商场时不慎丢了手机,这也许是导致女子情绪激动走上天台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随着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手机对人的意义已不止限于它的商品价值了。丢手机可能伴随着丢掉了全部的关系网、重要资料,甚至会导致各种密码泄露给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
解决方案:
近日,美国加州州长签署了一项法案,要求所有在加州销售的智能手机都必须包含更加智能的防盗技术。立法者认为,这一法案有助于降低手机被盗案件的发生率。
根据该法案的规定,从2015年7月开始,所有在加州销售的智能手机都必须增加所谓的“自毁开关”(killswitch),只有使用正确的密码才能重新激活被锁的手机,从而在手机被盗后使之无法使用。也许真的等这一功能推广普及了,我们才不会因丢手机而痛不欲生。
手机依赖症,敢说你没有?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流行这样一种头像:在各种头像的右上角都有“1”、“99+”等数字,这种头像类似于手机APP的消息通知,看得见却无法点击消除。更有甚者,正图部分还是一张“未打开的图片”。有网友表示,这是在整强迫症患者,也是在治手机依赖症患者。
你有没有手机不在视线范围内或连不上网络时坐立不安?你有没有总觉得手机在传来新消息,时时刻刻都在网络上求关注?你有没有见面聚会,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还总是低头玩手机?请对号入座。
网络时代,比起自己真正活得开心,很多人好像更喜欢“让别人觉得自己活得开心”。万事发朋友圈,时时刻刻享受着在网络空间中“塑造自己”。永远盼望着社交网络传来互动消息,对“关注量”上瘾,瘾犯了的时候百爪闹心。而等到面对面的和那些你乐于在网上互动的朋友们坐在一起时,一多半人还是在玩手机:话不投机时用手机遮掩尴尬,尽兴时又要用手机记录下来及时分享在网络上。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解决方案:
随着“反社交”人格在人群中越来越肆虐,西方开始流行一个游戏:在聚餐时开始玩起了叠手机游戏,规则很简单:吃饭时,大家都把手机叠在一起放桌子中央,期间一律不准碰手机,哪怕电话来了也不接,谁先破坏规则谁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