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协议,决定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宁波材料所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是中国科学院在浙江省建立的首家国立研究机构。2006年3月10日,宁波材料所获中央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2007年 11月30日,宁波材料所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组织的验收并隆重揭牌。
宁波材料所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先后组建了磁性材料与机电装备、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表面工程、燃料电池与能源技术、特种纤维6个事业部。为满足国家、区域创新创 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发挥公共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宁波材料所完成一期共建目标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进 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于 2009年3月签署协议,决定开展二期建设,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宁波工研院),将研究领域从原先的材料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新能源和先进 制造领域。新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布局的研究方向包括光伏技术、储能技术、催化与分离技术、高档润滑油添加剂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开展先进材料制造工艺 与装备、新型材料器件与系统、精密制造工艺与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制造装备、制造服务技术等研发。
建所以来,宁波材料所始终坚持“料要成材、 材要成器”的指导思想,秉承“全球人才,本土创新;全球技术,本土集成”的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制造 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并致力于追求卓越,通过开展目标导向的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创新,持续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解决方 案,并努力架设起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的桥梁,为地方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经过十年发展,目前宁波工研院已初步建设成为 “长三角”区域内独具特色,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技术研究机构。基本建成了一个既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又积极为地方企 业服务的科技支撑平台,整个平台仪器设备总值约3亿元;建成12.9万平方米科研大楼与实验室,建设了碳纤维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发改委磁性材料科技创新 服务平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科院磁性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 室、浙江省磁性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无机微纳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宁 波市海洋工程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研平台,为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通过实施 “旗舰人才”、“团队人才”、 “关键人才”、“春蕾人才”、“管理人才”五项人才行动计划,已建立了一支850人的研究队伍,其中海外引进的科学家200多人。目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6人、浙江省“千人计划”2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1人。已建成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研究生培养点,先后招收研究生 983人、招收博士后205人。
在全体员工和研究生的一致努力下,研究所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国内的影响不断扩大。先后承 担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983项,累计发表期刊与各类会议论文1536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963项,申请国际PCT专利47项,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竞 争力和对产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创新科研成果;初步建立了与地方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和300多家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卓有成效的合作,共有多项科技成果以4亿 多元的经济价值成功实现了转移转化,其中10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宁波落地,为当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当地企业的转型与产业升级;积极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3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技术研发合作,2009年宁波材料所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国际合作基地”称 号。
未来的宁波工研院将始终坚持“把科技变为生产力”的定位和使命,继续实施“全球技术,本土集成;全球人才, 本土创新”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将抓住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重点 建设初创产业园,把宁波工研院的创新链条适当向后端延伸和拓展,以一定时间内打通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主要任务,围绕新材料及上下游 技术,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种子,通过天使基金和专业化增值服务,育成并凝聚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使之成为宁波乃至浙 江未来的支柱产业。未来的宁波工研院将建设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和产业高地,成为世界级的综合性工业技术研究机构。
建设和发展中的宁波工研院将与各界同仁携手,共创科技事业的美好未来,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