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幅下降。这是刚刚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中的一项结论。该报告由中国的权威汽车研究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称中汽研)牵头编著。报告关于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其他研究结论则更为积极。
2014年7月31日下午,中汽研和日产(中国)、东风汽车合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又称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最权威的研究性报告之一,汇集了大量一手调研资料和完整的统计数据。
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为何下降?报告说,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无论是产业支撑力、企业竞争力,还是产品竞争力都比2012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相对较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比国外主要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竞争力仍存在较大差距。中汽研副主任吴志新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国际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对比2013版“蓝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幅下降,中外技术差距有逐步拉大趋势。
根据该报告课题组的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 力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中国这5个评价国家中排名最后,且差距明显。综合指数是日本的71%(2012年是75%),美国的73%(2012年为 83%),德国的77%(2012年为80%),韩国的88%(2012年为89%)。与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4个、10 个、3个和1个百分点。
不过,上述结论只是报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2013年表现的评价之一。报告在“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也是总报告一节中,共提出了六项结论:产业化进程加快,关键零部件产能快速提升;市场推广进入新阶段,进程不断加快;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但仍需深入探索;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私人充电设施有望加快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幅下降;高层关注推动有力措施加速出台,政策环境日臻优化。
中汽研作为汽车行业技术归口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撑机构,掌握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的“最终解释权”,并定期公布相关统计数据。报告将一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阶段性成果和零散统计数据归类整理,梳理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脉络,并对比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数据,构建了一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报告将新能源汽车细分为产业篇、政策篇,调查篇、借鉴篇等6个版块,其中产业篇包括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产业发展动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等;政策篇包括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案例(北京、上海、广州)、消费者调查、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调查、新能源和传统燃油公交车全生命周期成本调查和比较;借鉴篇包括日美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国外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规定及信用积分交易制度等;附录篇包括中国和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事记、主要国家及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等。
这一报告系统化数据将有助于汽车产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社会公众等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可为政府部门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和企业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