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合国家发展规划充电桩行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对于充电桩行业政策性支持,连续发布了多项补贴政策。2012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规划》还提到:“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并从运营模式角度对充电设施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规划》指出:“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这对长期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垄断电力运营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3年9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具体的补贴额度也得以落实。政策的稳定奠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飞跃的基础,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充电设备行业,将迎来确定性的发展机遇。
此外,各地配套规划也连续出台:2013年12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天津等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天津等28个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2014年1月,上述四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沈阳长春等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支持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重庆、天津、郑州等城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设施配套规划也相继出台。以上海为例,2013年3月2日,上海市发改委、建交委、经委、科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 《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办法》对鼓励企业组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公司进行财政支持有明确说明:“鼓励电力等企业发挥技术、管理、资金、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组建专业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公司。对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公司投资、且符合扶持条件的充换电设施给予不超过30%的财政资金支持,补贴资金在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其后,在2013年8月23日,上海市发布的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研究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规划建设方案》中指出,“截至2013年6月,本市已建成约1800根充电桩(160处)。主要布局在嘉定区汽车城、闵行紫竹交大等地区的支线道路、P+R停车场、党政机关、高校。”根据规划,上海市还需布局700处充电庄,其中中心城区130处,郊区570处。
在2014年3月,上海市建交委编制了 《上海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2013年~2015年建设行动计划》。按照《计划》,上海市中心城区每5平方公里设置1处公共充电设施点,需布局130处,郊区按每10平方公里设置1处公共充电设施点,需布局570处;总共需700处。在已建成公共充电桩网络的基础上,规划2014年~2015年上海市公共快充网络建设。具体建设目标为:2014年,总建设46处公共快充网络,共计184台快充设备,其中在中心城区设置快充点40处,重点区域设置快充点12处(其中包含中心城区6个);2015年,总建设51处公共快充网络,共计204台快充设备,其中在中心城区设置快充点41处,重点区域设置设置10处。
由此可见,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号已经明确,此前犹豫不决的充换电设施建设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充电桩市场有望全面开放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现实的建设情况远不及规划。根据《国网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3年)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400座,充电桩1.9万台,离“十二五”规划相去甚远;南方电网公司的情况更为滞后,根据《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2年)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南方电网公司共建成充换电站18座,充电桩3229个,且建设进度自2012年后明显放缓。有数据显示,南网2013年全年仅建设47座充电站。
电网获得对充换电市场的垄断后,与电动汽车生产商形成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怪圈。先建设充电设施促进电动车发展,还是等电动车发展再建设充电设施,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只要放开售电权,就会有非常多的投资者来建设充电设施,深圳市场争夺战充分说明了这点。
事实上,电网想一统充电市场是不太实际的想法,充电设施建设除了资金外还需要地盘,社会上有大量的停车场、路边停车位、楼宇停车库、小区停车位、加油站等与汽车相关的现成的土地资源,也是发展电动车非常需要的资源,但电网想要进入还是有非常大难度。
2014年“两会”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表示,“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换电设施,将对社会‘全面开放’,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这一表态极大地鼓舞了充电桩行业的市场投资信心。刘振亚的表态让充电桩行业市场投资看到了希望,引入竞争机制,将极大促进充电设施建设和电动汽车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称,从政策角度和公关角度看,城市公交市场最为确定,目前大部分充电设备制造商都在进行类似的探索,即在项目城市以总包形式,设计建设运营公交线路。永泰能源和泰坦能源此次合作,正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强强联手。
以充电桩为突破口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坦能源),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02188,HK),电动车辆充放电设备是公司新的发展重点。自2005年受美国军工企业委托开发产品开始,泰坦能源一直专注围绕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及现场应用,逐步形成了交直流充电桩、分箱式充电系统、整车式充电系统、单机大功率充电系统、变流器、储能系统、微网系统、并网逆变系统等诸多不同用途的系列产品。并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机产业化技术攻关——场站直流快速充电机”的研发课题,是国内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领先者。公司参与承办建设了国内所有重点或大型电动汽车充放电站项目,覆盖了全国大部份区域。
泰坦能源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是销售传统直流产品和近几年新启动的电动车充电设备。201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业务收入和毛利首次超越传统直流产品业务,充电设备收入和毛利分别占当年收入和毛利的45%和50%;2012年从收入角度看,传统直流产品和充电设备收入占比相当,各占当年收入的46%,但是充电设备由于较高的毛利率,仍然保持了50%的毛利贡献;2013年新能源汽车政策迟迟不落地,导致当年充电设备招标情况不理想,公司充电设备收入和毛利的大幅下降,当年传统直流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84%,毛利贡献达到75%。进入2014年从各级政府的表态,以及国网招标情况判断,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业务收入将大幅回升。
永泰能源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煤炭企业,一直以稀缺能源资源的整合者姿态傲居资本市场。截至目前,永泰能源四年时间内整合了18家煤矿企业,目前拥有稀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20余亿吨,焦煤及配焦煤产能规模达到1095万吨/年,迅速发展成为骨干型煤炭企业。但出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为避免煤炭行业周期性所带来的风险,永泰能源自2011年开始谋划“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首先在长三角地区获得了江苏省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建设批复,之后又与国电陕西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合作投资建设靖边6×100万千瓦项目(一期2×100万千瓦项目),优先消化永泰能源位于海则滩亿华矿业生产的煤炭。2012年12月,公司又通过国家第二轮页岩气资源公开招标,作为两家民营企业之一成功中标贵州风冈页岩气二区块探矿权。
泰坦能源自身拥有充放电设备的核心技术能力、充电站的成熟建设维修经验以及可靠的云计算系统。三者集于一身,使得公司在探索新的运营模式上成为可能。有利于打造新型城市交通网络,享有物联网时代的红利。但是类似的BOT运营项目,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和较强的政府公关能力,永泰能源和泰坦能源的合作使得两者互相弥补了对方的短板,永泰能源借助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可以给泰坦能源提供建设所需资金以及相关资源,泰坦能源自身多年的设备制造和运营管理经验使得BOT运营模式盈利及外延式复制成为可能。此番合作可谓强强联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