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车展即将于4月20日开幕,将展出全球首发车118台,概念车71台、新能源车79台。从新车情况来看,氢燃料电池车走向量产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流行趋势之一。此外,上汽集团[0.56% 资金 研报]八年前开始投入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至今已陆续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目前上汽专门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团队超过100人,并计划于2015年实现小批量生产。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车的终极目标是氢燃料电池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正在迎来春天,而从国内外车企的研发销售进度看,氢燃料电池车的市场化正在逐步临近。
北京车展聚焦氢燃料汽车
据报道,在即将于4月20日开幕的2014年北京车展上,将展出全球首发车118台,概念车71台、新能源车79台。氢燃料电池车走向量产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流行趋势之一。
本次车展上,丰田将展出FCV概念车—一款搭载氢燃料电池的纯电动车型。作为混合动力车领导者,丰田准备在氢燃料电池上也领先一步。丰田计划2015年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市一款新的燃料电池轿车,并希望这种车型的年销量到2020年可以超过一万辆。
资料显示,丰田曾展出的燃料电池车仅需3到5分钟就能加满氢气,加满一次能连续行驶约480公里,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小时100公里用时约10秒钟。该车型实现了零碳排放,尾气只有水蒸气。丰田还表示,由于技术的进步,这款车的成本已比2002年的原型车降低了约95%。
与此同时,本田正在开发的一款氢燃料电池轿车预计将在2015年11月上市,这款车充满一次电可以行驶约310英里(约500公里),是目前电动车行驶里程的两倍。本田给其设定的销售目标为5年内售出5000辆,销售目标市场主要在日本、美国和欧洲。
另外,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计划在2017年推出一款全新氢燃料电池车。现代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全新ix35氢燃料电池车型,此前在洛杉矶车展上已经展出了全新途胜氢燃料车型,现代称,该车预计2014年量产上市。
氢燃料电池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氢进行发电:纯氢被注入罐中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产生水,这一过程同时也能产生电。产生的电能带动电动机工作,继而驱动汽车的机械传动结构。
与纯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清洁,而且分量轻、加气快速。如一辆车蓄时里程400公里,仅需50千瓦的燃料电池堆,大约加5公斤的氢气就可以;而同样一辆纯电动汽车跑400公里,所需锂电池的重量大约为70公斤。同时,氢燃料电池还能解决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如奔驰目前研发的车型基于B级F-Cell,动力系统由母公司戴姆勒、雷诺-日产和福特共同研发,采用的碳纤维氢气罐三分钟内就可以加满气。
业内人士指出,氢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与日前炙手可热的纯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能解决纯电动车存在的重量过重,稳定性差等问题。而随着氢来源问题得到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最终取代纯电动汽车。从龙头车企的研发和量产进度来看,氢燃料电池车市场化的脚步正在越来越近,普及时间或许超出市场预期。
上汽积极研发氢能源汽车
对于国内车企而言,对燃料电池车的尝试和研发也在积极进行。上汽是目前国内真正在进行氢能源研发的汽车厂商。据上汽业内人士称,“混合动力是短期目标,纯电动车是中期目标,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是上汽早在新能源汽车“十二五”规划中就确定的内容。
据介绍,上汽目前采取的技术路径是插电式燃料电池,即与电动车相结合。与丰田、通用不同,上汽的燃料电池堆是配合一个大的电驱动发动机。上汽研究团队认为,考虑到如果要加速,需要全负荷、全功耗地使用燃料电池,这样功率要非常大,成本会很高,寿命也会降低;而插电式燃料电池车能保证一个较低的成本,这是一条适合的发展路径。
上汽研发团队认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电动汽车虽然能达到较大续驶里程,但牺牲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特斯拉平均每公里的耗电是在0.18度左右,按照美国的核电来说,它大概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碳122g。但在中国煤电环境下,它每公里排放175g-190g;而现在国内传统车才150g至160g,它比传统车的二氧化碳排放还高。因此,在上汽的计划表中,颠覆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汽车,还是氢燃料电池汽车。
最近两年,燃料电池车型在欧美市场开始活跃;在国内,政府出台的节能减排限量目标值说明,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是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是4.5升/百公里以下,这也成为上汽加大燃料电池车投入的一大动力。
上汽八年前开始投入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至今已陆续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目前上汽专门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团队超过100人,并计划于2015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目前,上汽燃料电池车使用350公斤的氢瓶,续驶里程在250公里左右;下一代车型将使用700公斤的氢瓶,续驶里程可以达到300到400公里。
另外,近日上汽集团与大众刚刚在德国签署了联合声明,开展燃料电池技术合作。日本两大车企丰田和本田也相继宣布,将于2015年开辟新的“战场”—将其开发的燃料电池车正式推向市场,每款产品计划年销量为1000辆。氢燃料电池车的市场化正在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