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下电”?
“下电”是指当市电(即我们所说的工频220 V交流电)停电后,蓄电池放电达到一定深度,系统直流电压低于某一阈值,控制负载直流接触器断开,切断部分或全部负载(即通信设备)所在供电回路的功能。
2
蓄电池为啥要“下电”,看完就懂了!
为了保护蓄电池放电时不过放,同时延长重要负载的工作时间,增加了“下电”功能,采用直流接触器将蓄电池和非重要业务负载断开。
3
蓄电池要“下电”,这些方法你都知道吗?
通信电源经过多年发展,发展出来了一系列下电保护功能。
-
负载一次下电:蓄电池的能量不够用了,给相对不重要的负载断电。由于是第一次断开回路,就叫做一次下电了。
-
负载二次下电:一次下电后,蓄电池还在继续为重要负载供电。由于市电还没恢复,当放电接近到蓄电池的深度警戒线时,为了保护蓄电池,也会断开重要负载的供电回路。
-
电池下电:最后一步的下电动作。蓄电池放电接近到设定的低阈值时,断开蓄电池所有负载之间的供电回路。
实际工作中,根据电源系统的配置情况,CSU(集中系统管理单元,用于管理通信电源的内部组件)控制系统逐步进行【负载一次下电->负载二次下电->电池下电】的场景较少,通常进行以下2种操作。
-
若配置了电池下电(未配置负载二次下电),CSU控制系统仅逐步进行【负载一次下电->电池下电】操作。
-
若配置了负载二次下电(未配置电池下电),CSU控制系统仅逐步进行【负载一次下电->负载二次下电】操作。
4
蓄电池要“下电”,N种模式让你“上头”
检测“电池电压”并非唯一的下电条件,其实我们还有其他的“下电”模式:“电池剩余容量”和“停电时间”。
以“负载一次下电”为例:
也就是说,当“电池剩余容量”/“停电时间”与“电池电压”中的一个达到了下电条件,就触发下电操作。
5
“下电”参数一览
由下电原理可知,CSU通过检测蓄电池的状态来进行下电,让我们一起看看CSU中有关“下电”参数的设置吧(当前为对某一48 V铅酸蓄电池产品的设置的下电参数,仅参考)。
序号 | 参数名称 | 默认值 | 取值范围 |
---|---|---|---|
1 |
下电模式 | 电池电压 |
电池电压/停电时间/电池剩余容量/禁止 |
2 |
负载一次下电使能 |
允许 |
允许/禁止 |
3 |
负载二次下电使能 |
禁止 |
允许/禁止 |
4 |
电池下电使能 |
允许 | 允许/禁止 |
5 |
一次下电电压 |
45.0 V |
38.0 V~45.0 V |
6 |
二次下电电压 |
44.0 V |
38.0 V~45.0 V |
7 |
电池下电电压 |
44.0 V |
38.0 V~45.0 V |
8 |
一次下电时间 |
300 Min |
3 Min~7200 Min |
9 |
二次下电时间 |
600 Min |
3 Min~7200 Min |
10 | 电池下电时间 |
600 Min |
3 Min~7200 Min |
11 |
一次下电SOC(电池容量,State of Charge) |
60% |
10%~80% |
12 |
二次下电SOC |
50% |
10%~80% |
13 |
电池下电SOC
|
50% |
10%~80% |
举个“栗子”,假设我们要让蓄电池在电压低于45.6 V时进行一次下电,我们只需要设置:“下电模式”为“下电电压”,“负载一次下电使能”为“允许”,“负载一次下电电压”为“45.6 V”。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
-
“下电”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因。
-
负载一次下电、负载二次下电和电池下电的触发条件及工作原理。
-
下电模式有:电池电压、停电时间和电池剩余容量。
-
有关“下电”的参数设置。
想了解更多的电源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