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钨业发布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79.24亿元,同比下降5.48%;实现归属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201.68%。其中,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钨钼、稀土、电池材料业务利润总额均有较大幅增加。
今年年初,厦门钨业发布了分拆电池材料业务所属子公司,厦钨新能于科创板上市消息,截至8月4日,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
厦门钨业表示,通过分拆,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未来整体盈利水平,公司仍将控股厦钨新能,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仍将并表反映。
降本增效电池材料业务扭亏
厦门钨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冶炼产品加工企业及最大的钨粉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支持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6家牵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聚焦发展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核心主业战略逐渐清晰。
今年上半年年受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汽车、3C行业等终端市场对钨需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稀土主要应用端磁性材料受疫情影响需求不佳,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使得电池原材料钴锂市场价格震荡下行。
据厦门钨业8月21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披露,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全面降本增效、推广国际先进制造等举措,今年上半年厦门钨业营业收入同比略降,归属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三大核心业务利润总额大幅增长。
其中,钨钼等有色金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25亿元,同比减少10.29%,实现利润总额4.07亿元,同比增长191.94%。
稀土产业方面,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0亿元,同比增长18.83%;实现利润总额3520.20万元,同比增长331.02%。
电池材料方面,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含锂电正极材料、贮氢合金)业务实上半年现营业收入31.55亿元,同比下降7.30%;实现利润总额9431.5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利润增加1.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中,电池材料业务备受投资者关注,而在今年年初,厦门钨业也对外宣布了分拆上市消息。
安信证券厦门营业部投资顾问黄惠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厦门钨业本身具备国资背景,资源优势明显,不过有色金属业务周期性较强,相比之下,公司电池材料业务近年来持续成为亮点,独立分拆上市将利好上市公司。
分拆上市拟募资1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厦门钨业的电池正极材料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较好的口碑,也是近年来市场关注的热点。早在2019年,就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咨询厦钨新能是否有分拆上市进展或消息。
2020年3月14日,厦门钨业发布关于分拆厦钨新能至科创板上市预案,8月4日,厦钨新能上市申请获得交易所受理。
根据分拆预案显示,厦门钨业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除专注于钨钼材料与稀土业务外,将厦钨新能打造成为公司下属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同时公司仍将控股厦钨新能,厦钨新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仍将反映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
厦钨新能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前身为厦门钨业下属电池材料事业部,自2004年开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并于2016年12月新设公司独立运行。据悉,最近两年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规模与出货量居行业前列。
据厦钨新能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11亿元、70.26亿元、69.78亿元、30.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8173.92万元、1.43亿元、9225.04万元。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ATL、比亚迪、松下、宁德时代等知名电池厂商。不过厦钨新能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别为80.67%、85.40%、70.68%和68.97%,公司营运资金及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较大。
据悉厦钨新能此次上市拟募资15亿元,将用于4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厦钨新能主营业务毛利波动幅度较大,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别为12.34%、10.01%、7.76%和10.49%。
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在锂电池成本占比中,正极材料占比较大,随着锂电池价格的逐步下降,正极材料的毛利也将逐步受到挤压,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规模化生产将成为趋势,且龙头企业将进一步受益。
今年年初,厦门钨业发布了分拆电池材料业务所属子公司,厦钨新能于科创板上市消息,截至8月4日,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
厦门钨业表示,通过分拆,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未来整体盈利水平,公司仍将控股厦钨新能,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仍将并表反映。
降本增效电池材料业务扭亏
厦门钨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冶炼产品加工企业及最大的钨粉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支持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6家牵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聚焦发展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核心主业战略逐渐清晰。
今年上半年年受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汽车、3C行业等终端市场对钨需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稀土主要应用端磁性材料受疫情影响需求不佳,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使得电池原材料钴锂市场价格震荡下行。
据厦门钨业8月21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披露,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全面降本增效、推广国际先进制造等举措,今年上半年厦门钨业营业收入同比略降,归属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三大核心业务利润总额大幅增长。
其中,钨钼等有色金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25亿元,同比减少10.29%,实现利润总额4.07亿元,同比增长191.94%。
稀土产业方面,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0亿元,同比增长18.83%;实现利润总额3520.20万元,同比增长331.02%。
电池材料方面,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含锂电正极材料、贮氢合金)业务实上半年现营业收入31.55亿元,同比下降7.30%;实现利润总额9431.5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利润增加1.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中,电池材料业务备受投资者关注,而在今年年初,厦门钨业也对外宣布了分拆上市消息。
安信证券厦门营业部投资顾问黄惠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厦门钨业本身具备国资背景,资源优势明显,不过有色金属业务周期性较强,相比之下,公司电池材料业务近年来持续成为亮点,独立分拆上市将利好上市公司。
分拆上市拟募资1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厦门钨业的电池正极材料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较好的口碑,也是近年来市场关注的热点。早在2019年,就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咨询厦钨新能是否有分拆上市进展或消息。
2020年3月14日,厦门钨业发布关于分拆厦钨新能至科创板上市预案,8月4日,厦钨新能上市申请获得交易所受理。
根据分拆预案显示,厦门钨业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除专注于钨钼材料与稀土业务外,将厦钨新能打造成为公司下属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同时公司仍将控股厦钨新能,厦钨新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仍将反映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
厦钨新能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前身为厦门钨业下属电池材料事业部,自2004年开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并于2016年12月新设公司独立运行。据悉,最近两年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规模与出货量居行业前列。
据厦钨新能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11亿元、70.26亿元、69.78亿元、30.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8173.92万元、1.43亿元、9225.04万元。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ATL、比亚迪、松下、宁德时代等知名电池厂商。不过厦钨新能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别为80.67%、85.40%、70.68%和68.97%,公司营运资金及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较大。
据悉厦钨新能此次上市拟募资15亿元,将用于4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厦钨新能主营业务毛利波动幅度较大,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别为12.34%、10.01%、7.76%和10.49%。
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在锂电池成本占比中,正极材料占比较大,随着锂电池价格的逐步下降,正极材料的毛利也将逐步受到挤压,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规模化生产将成为趋势,且龙头企业将进一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