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称,欧洲投资银行(EIB)与比利时正极材料巨头优美科签署了一份1.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的贷款协议,帮助优美科在波兰建设一座正极材料工厂。
与此同时,欧洲另一家大型正极材料企业巴斯夫也在推进其欧洲正极材料工厂建设项目。公司在芬兰哈尔卡马尔塔建设的前驱体项目已经开工,同时在德国勃兰登堡的施瓦热德(Schwarzheide)建设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已经获得施工许可。该工厂每年将为40万辆纯电动汽车生产所需的正极材料。
优美科与巴斯夫同时段启动其欧洲正极材料扩充计划,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正极材料市场需求,以及为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崛起构建本土供应链体系。
2020年,随着欧美汽车企业特斯拉、通用、大众、奔驰、宝马大举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以及政府更为积极主动的补贴政策,全球电动化趋势已势不可挡。
然而,动力电池供给短缺和产业链羸弱正在成为欧洲电动化最大掣肘。
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吸引下,以 LG化学、三星SDI、SKI在内的韩系;以CATL、孚能科技、远景AESC、蜂巢能源等为代表的中国系,还有以Northvolt、SAFT、Morrow Batteries、AMTE Power等为代表的欧洲本土系,都在加大资金投入在欧洲进行动力电池产能扩张。
除了中国电池企业之外,欧洲本土电池企业甚至韩系电池企业都得到了欧洲投资银行(EIB)的资金支持,为其在欧电池产能扩充提供“粮草”支援。
欧洲投资银行(EIB)在欧洲电池联盟会议上确认了对“强大、独立的欧洲电池业”的承诺,并重申2020年将提供超过10亿欧元(10.9亿美元)的融资。
其中,EIB向LG化学波兰子公司提供了一笔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的贷款,以帮助后者将其波兰弗罗茨瓦夫工厂的产量从35GWh扩大到65GWh。
此外,去年底,欧盟委员会已批准向七个欧盟成员国提供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9亿元)的援助,以支持欧洲电池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与规模庞大的动力电池投资规划相比,同样重要的锂电池材料建设项目却在欧洲较为缺失。
上述电池企业计划在欧洲建立规模达数百GWh甚至上千GWh的电池产能,如何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就成为了上述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欧洲最大的三家生产商是巴斯夫、优美科和庄信万丰。
不过目前这三家企业的正极业务重心都主要集中在亚洲,例如优美科正极生产基地主要在韩国和中国,巴斯夫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
上述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当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为LG化学、三星SDI、SKI以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提供正极材料企业。
2019年,优美科先后与LG化学和三星SDI签署了12.5万吨和8万吨NMC正极材料的长期供货协议,供货时间从2020年开始。
而随着韩系电池企业和中国电池企业大规模进军欧洲市场,在欧洲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工厂,必然对本土锂电池材料供应产生强劲需求,从而给优美科、巴斯夫等欧洲正极材料巨头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更重要的是,为了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欧洲也在斥巨资建立本土动力电池企业,与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竞争。
在此情况之下,构建欧标本土化的锂电池材料供应链就成为实现欧洲电气化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优美科、巴斯夫和庄信万丰等欧洲锂电材料企业具备本土化竞争优势,自然也成为该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目前,优美科、巴斯夫和庄信万丰都在加快其欧洲正极材料项目建设。除了建设生产基地之外,上述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废旧电池回收,为其提供原料供应保障。
今年3月,巴斯夫与芬兰能源供应商Fortum、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Norilsk Nickel)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计划联合在芬兰Harjavalta建设一个动力电池回收基地,打造一个产业链闭环,从而回收和重复使用废旧电池中有价值的钴锂等贵金属。
根据协议,Fortum将利用其开发的工艺从废旧电池中回收80%的金属原料;诺里尔斯克镍业则在巴斯夫芬兰工厂附近经营一家镍精炼厂生产镍、钴原材料,而巴斯夫则在其芬兰和德国的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工厂中使用上述两家企业提供的锂电池原材料。
优美科则和宝马、奥迪、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等企业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达成了合作。上述主机厂和电池厂将负责提供废旧动力电池和合作开发回收工艺,而优美科则负责回收电池中有价值的贵金属,并将回收的材料重新加工成正极材料和前驱体。
从优美科和巴斯夫的布局来看,欧洲已经成为其正极材料的下一个业务重心,意图打造一个囊括上游原料开采、电池制造、回收利用的锂电产业链闭环,从而提升欧洲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欧洲另一家大型正极材料企业巴斯夫也在推进其欧洲正极材料工厂建设项目。公司在芬兰哈尔卡马尔塔建设的前驱体项目已经开工,同时在德国勃兰登堡的施瓦热德(Schwarzheide)建设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已经获得施工许可。该工厂每年将为40万辆纯电动汽车生产所需的正极材料。
优美科与巴斯夫同时段启动其欧洲正极材料扩充计划,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正极材料市场需求,以及为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崛起构建本土供应链体系。
2020年,随着欧美汽车企业特斯拉、通用、大众、奔驰、宝马大举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以及政府更为积极主动的补贴政策,全球电动化趋势已势不可挡。
然而,动力电池供给短缺和产业链羸弱正在成为欧洲电动化最大掣肘。
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吸引下,以 LG化学、三星SDI、SKI在内的韩系;以CATL、孚能科技、远景AESC、蜂巢能源等为代表的中国系,还有以Northvolt、SAFT、Morrow Batteries、AMTE Power等为代表的欧洲本土系,都在加大资金投入在欧洲进行动力电池产能扩张。
除了中国电池企业之外,欧洲本土电池企业甚至韩系电池企业都得到了欧洲投资银行(EIB)的资金支持,为其在欧电池产能扩充提供“粮草”支援。
欧洲投资银行(EIB)在欧洲电池联盟会议上确认了对“强大、独立的欧洲电池业”的承诺,并重申2020年将提供超过10亿欧元(10.9亿美元)的融资。
其中,EIB向LG化学波兰子公司提供了一笔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的贷款,以帮助后者将其波兰弗罗茨瓦夫工厂的产量从35GWh扩大到65GWh。
此外,去年底,欧盟委员会已批准向七个欧盟成员国提供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9亿元)的援助,以支持欧洲电池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与规模庞大的动力电池投资规划相比,同样重要的锂电池材料建设项目却在欧洲较为缺失。
上述电池企业计划在欧洲建立规模达数百GWh甚至上千GWh的电池产能,如何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就成为了上述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欧洲最大的三家生产商是巴斯夫、优美科和庄信万丰。
不过目前这三家企业的正极业务重心都主要集中在亚洲,例如优美科正极生产基地主要在韩国和中国,巴斯夫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
上述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当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为LG化学、三星SDI、SKI以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提供正极材料企业。
2019年,优美科先后与LG化学和三星SDI签署了12.5万吨和8万吨NMC正极材料的长期供货协议,供货时间从2020年开始。
而随着韩系电池企业和中国电池企业大规模进军欧洲市场,在欧洲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工厂,必然对本土锂电池材料供应产生强劲需求,从而给优美科、巴斯夫等欧洲正极材料巨头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更重要的是,为了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欧洲也在斥巨资建立本土动力电池企业,与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竞争。
在此情况之下,构建欧标本土化的锂电池材料供应链就成为实现欧洲电气化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优美科、巴斯夫和庄信万丰等欧洲锂电材料企业具备本土化竞争优势,自然也成为该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目前,优美科、巴斯夫和庄信万丰都在加快其欧洲正极材料项目建设。除了建设生产基地之外,上述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废旧电池回收,为其提供原料供应保障。
今年3月,巴斯夫与芬兰能源供应商Fortum、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Norilsk Nickel)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计划联合在芬兰Harjavalta建设一个动力电池回收基地,打造一个产业链闭环,从而回收和重复使用废旧电池中有价值的钴锂等贵金属。
根据协议,Fortum将利用其开发的工艺从废旧电池中回收80%的金属原料;诺里尔斯克镍业则在巴斯夫芬兰工厂附近经营一家镍精炼厂生产镍、钴原材料,而巴斯夫则在其芬兰和德国的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工厂中使用上述两家企业提供的锂电池原材料。
优美科则和宝马、奥迪、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等企业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达成了合作。上述主机厂和电池厂将负责提供废旧动力电池和合作开发回收工艺,而优美科则负责回收电池中有价值的贵金属,并将回收的材料重新加工成正极材料和前驱体。
从优美科和巴斯夫的布局来看,欧洲已经成为其正极材料的下一个业务重心,意图打造一个囊括上游原料开采、电池制造、回收利用的锂电产业链闭环,从而提升欧洲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