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消息影响,当日特斯拉股价收报299.26美元,跌6.8%。
亏损加大
事实上,自特斯拉上市以来,随着营业收入规模的持续扩大,其亏损程度也逐渐加深。
特斯拉在2010年和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7亿美元、7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97.77%。同一时期内,其净利润从-1.54亿美元扩大至-6.75亿美元。
与其财务表现不同的是,特斯拉的股价从上市时的17美元一路上涨,最高曾在今年9月达到389.61美元,其市值一度超过通用汽车,达到了500亿美元。
一位长期关注特斯拉的美股投资者表示,虽然特斯拉一直在亏,但是大家更看重它的潜力,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化指日可待,特斯拉实现扭亏为盈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三季报的发布让上述投资者觉得需要重新评估特斯拉。
特斯拉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成本大幅上升至25.36亿美元,和第二季度相比,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下降了8个百分点至15.05%、-22.49%。
对于净利润表现的恶化,特斯拉表示,这主要是Model 3的前期制造成本显著上升所致。
按照业务板块划分,特斯拉拥有汽车业务、能源业务、服务和其他业务,在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3.63亿美元、3.18亿美元、3.04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占比为79.1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汽车业务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8.7%,环比下降9个百分点。
可以发现,特斯拉的主要业务汽车的发展速度略微放缓。
产能困境
随着三季报的公布,制约特斯拉汽车业务发展的原因——产能困境进一步公开。
特斯拉在第三季度一共交付了25915辆Model S和Model X、222辆Model 3,共计26137辆汽车,较第二季度增长18%,较去年同期增长4.5%。特斯拉强调,Model S和Model X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综合净订单均创下了新高。
虽然Model S和Model X的销售情况不错,但是Model 3的产能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在7月公开宣布,预计Model 3 在8月份的产量将逐步达到100辆,9月份将超过1500辆,到12月份可能达到20000辆。
目前,Model 3的产能时间表被大幅延后,原定12月底的2万辆的月产能目标被推迟至明年一季度末,40万辆Model 3的订单更不知道何时才能消化完。
事实上,特斯拉产能不足的问题早已存在。2015年,特斯拉总体产能略高于5万辆;2016年,特斯拉产能虽然提升不少,但仍然只生产了8.39万辆,未能超过10万辆。
曾有外媒揭露,特斯拉产能不足是因为员工数量多、效率低。但在最近的松下财报发布会上,松下CEO津贺一宏透露,特斯拉Model 3三季度产量低于预期与电池有关,其电池生产线自动化尚未完成,导致电池生产的部分环节需要靠手工来完成。
特斯拉也表示,Model 3的整体供应链和生产线没有根本性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出现在电池组环节。
令人喜忧参半的是,津贺一宏表示,电池组的生产程序很快将会完成自动化,届时特斯拉Model 3产量会显著提高,但他并未透露Model 3自动化电池生产线问题解决的具体时间,也拒绝评论Model 3的后续产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推迟中国建厂
日前,商务部证实特斯拉正与上海市政府沟通,有望来华建厂仅一周后,马斯克在三季度电话会议上透露,直至2020年才会在中国大规模投入生产,时间大大晚于预期。
马斯克指出,特斯拉中国工厂主要用于生产Model 3和Model Y,生产车型将供给中国和东南亚周边市场。在被问及未来中国工厂的产能和规模时,马斯克表示至少会有数十万的年产能级别,甚至更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推迟中国建厂的原因是现金流压力巨大。
上市以来,特斯拉仅2013年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2.58亿美元),其余每年均为负,8年累计经营性现金流为-15.26亿美元。特斯拉每年依靠高额的融资才得以运营下去,资产负债率也从2016年底的73.94%上升至78.02%。
三季度报显示,特斯拉于报告期内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01亿美元,上季度为-2亿美元。
目前,特斯拉的现金余额为35.3亿美元,而一个新工厂的投入至少是10亿美元以上,同时支持特斯拉已有工厂的运转和建设新工厂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在特斯拉自身无法盈利的情况下,建设新工厂还需要继续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上述美股投资者表示,Model 3量产时间的不确定,加上中国建厂时间的延后,致使特斯拉扭亏为盈的时间表更加无限期地推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在会议上表示,在靠近目的地的地方生产汽车可以确保价格亲民。
瑞银证券亚洲汽车行业主管侯延琨对记者表示,对于特斯拉力求在中国独资设厂,政府虽然会放宽市场准入,但是允许独资的可能性很小。
合资设厂能够减免25%的关税,特斯拉汽车的售价也会随之降低。对于中国消费者有利的是,以后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特斯拉,不会再是原产地价格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