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雷诺汽车的电动汽车负责人表示,主流社会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将到达临界点,续航里程的增加将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雷诺欢迎其他竞争者加入到电动汽车领域,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但雷诺将不会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
2011年,雷诺日产联盟制定了到2016年销售150万辆零排放汽车的目标。CEO卡洛斯·戈恩在2013年便承认,上述目标过于宏大,或无法实现。戈恩表示,雷诺日产联盟或需要额外的四到五年才可实现目标。2016年,联盟电动汽车全球总销量达到了94265辆,累计销量达到了42万4797辆。
雷诺汽车电动汽车部门负责人罗吉乐(Gilles Normand)表示,雷诺整体的电动车销售数据还算适中,但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整体投资将继续保持强劲。罗吉乐说:“今后问题的关键是继续部署这项技术并落实投资。公司这方面的支出越大,市场越大。”
罗吉乐补充道:“现在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持续增加,我们也到了电动汽车发展的转折点。大家可不仅仅使用电动汽车通勤,他们还可以进行更长距离的旅行。”同时,罗吉乐欢迎电动汽车领域竞争者的增加,因为这意味着电动汽车领域的科研投入将继续增加,更多供应商,尤其是电动制造商也将随之加入。而且,这种竞争正在加速到来……
欧宝今年春季正推出通用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的姊妹产品——Ampera-E掀背电动汽车。欧宝声称,按照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标准,Ampera-E的续航里程达到了500公里。这将超过雷诺欧洲最畅销电动汽车Zoe 400公里的续航里程。
同时,大众集团也在有意加速其电动汽车战略。在接下来的几年,大众、斯柯达以及西雅特品牌也将使用电动汽车专用MEB建造平台推出多种量产电动汽车。同时,奥迪、保时捷也将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电动汽车平台。
EV乐观主义
罗吉乐在雷诺汽车有着近30年的从业经验,此前,他曾是雷诺亚太区主席,并与今年1月1日接手雷诺电动汽车部门。罗吉乐认为,电动汽车市场正准备大步向前发展。
罗吉乐认为,主要原因是:1)实际道路上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使之接近内燃机车;2)各主要大城市,如伦敦、巴黎以及北京等对柴油车的排放限制;3)研究称40%的汽车购买者已考虑电动汽车作为下一步的购车选择,较5年前提高10%。
罗吉乐表示,更高续航里程的Zoe将是大众市场愈发接受电动汽车的一大转折点。去年10月,雷诺使用了较大的40千瓦时电池组更新了Zoe车型,使新车的续航里程在NEDC标准下达到了400公里,在实际驾驶情况下达到了300公里。由于里程增加,雷诺获得了1.5万辆新车订单。
罗吉乐表示,使用老版本22千瓦时的Zoe车主以前会这样思考:“好吧,我需要对车充电了,但是应该在哪充呢?在家还是办公室?”但现在,300公里的续航里程则意味着你每天都可以使用同一辆电动汽车通勤,只需要一周充一次电即可。
同时,罗吉乐指出,电工汽车续航里程依旧是“正在攻坚的任务”。车主们当然期望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能够与内燃机车相匹敌,这意味着在真实驾驶情况下,应该达到400公里到600公里的续航里程。罗吉乐说:“这将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实现。”
瞄准商务型货车
罗吉乐表示,轻型商用汽车与电力驱动是天作之合。除了在今年年底将推出Master Z.E.重型商务货车之外,雷诺今年年中还将启动Kangoo Z.E.的销售工作。Kangoo Z.E.源于汽车车型,并使用了33千瓦时的电池组,实际道路中的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
目前,绝大部分Kangoo Z.E.的销售是针对大型车队用户,比如法国邮政系统,但罗吉乐指出,由于各城市市长或者监管当局正在实行或者考虑实行柴油车限制计划,一大批需要进入市中心的中小企业及个人也将考虑购买电动汽车。
罗吉乐说:“若你拥有一个小公司,或者你是一名技工,并在巴黎郊区生活,每天你需要到市中心送货或者工作,那么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使用电动汽车。”
除了续航里程以及充电站数量方面的担忧,雷诺正在研究电动汽车如何加强与清洁基础设施交互利用的方式。罗吉乐指出,雷诺正在进行一项实验项目,当电池在汽车当中的使用寿命接近尾声(通常情况下指充电容量仅剩75%的时候),电池可以被重新再利用,比如可以将电池改造,从而为办公楼等建筑物存储太阳能。
另一项实验中,雷诺与德国和荷兰的公司合作,共同进行“智能充电”技术方面的研发。比如,工作日结束,电动汽车车主可以将未使用的电量返回至电网,对电网充电,从而从电网运营商处获得补贴。同时,车主们可以在夜间用电低谷时自动对汽车充电。
不研发氢燃料电动汽车
当被问及雷诺是否将效仿丰田,将氢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下一阶段零排放汽车的研发重点时,罗吉乐表示,雷诺将致力于电动汽车的研发。
罗吉乐说:“电力无处不在,我们了解这项技术,我们还在研发电动技术并在掌握这门学问。在未来10年,15年甚至是20年,其他形式的燃料电池技术可能会成为现实,但现在我们所了解的解决方案则是电动汽车。毫无疑问,电动汽车将主导未来10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