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汽车 » 正文

湖北规划十三五实现新能源汽车年产能50万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8

2月17日,湖北省经信委印发《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湖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描绘了清晰愿景。

《规划》显示,经过多年培育,湖北省已基本形成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的新能源整车研发能力和以整车控制、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含燃料电池)等为“三横”的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将进一步发挥武汉、襄阳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先发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和品牌效应,形成1~2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2~3个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新能源客车企业,3~5个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新能源专用车企业,5~10个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新能源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控系统的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企业,以及一批独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企业,全力构筑新能源车产业高地。

推进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发展

对于如何增强产业后劲这一课题,湖北颇费思量。

根据《规划》,湖北省将进一步扩大中小型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规模,形成整车开发和定型试验等产业化开发能力。持续跟进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客车和专用车的关键技术研发,促进超轻量新型客车平台成果转化,加快高集成度的电动一体化底盘产品技术成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及产业化能力。

《规划》的目标为至2020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50万辆/年,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产销量占全国比重10%。

增强关键零部件创新和配套能力

《规划》指出,核心零部件缺乏一体化系统配套能力,将严重影响整车性能和技术进步。因此,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动力总成和电控系统产业化和装备自主化,势在必行。湖北为攻此难关,进行了周密部署。

电池系统方面,湖北省将着力提高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材料制备技术,车用动力电池单体、模块、系统设计技术,电动汽车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以及研发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材料和系统关键部件等。

电机系统方面,湖北省将着力提高电动轮/轮毂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新型微型涡轮发电机系统、基于EMT的电驱动系统等技术。

电控系统方面,湖北省将着力发展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能量流与信息流协同控制技术、能量回馈式电动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纯电动汽车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车用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集成DC-DC和其他电气功能的控制器、可变电压控制器等。

此外,为建成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支撑体系,湖北省还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裸车销售+电池租赁、整车租赁、快换电池等新型商业模式。同时,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检测和试验公共服务平台,争取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