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销量下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04  来源: 鑫椤资讯
       在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带动下,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高歌猛进,以产销双双突破2800万辆的成绩创历史新高,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4.46%和13.65%,增幅比上年提升较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购置税到期的不确定性造成抢购,透支了部分2017年的购买力,加上购置税优惠退坡等因素影响,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在 2940万辆左右,增速为5%。车市将转为平稳增长,预计正增长仍可保持5年至10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2017年将在2016年补贴标准上退坡 20%,同时地方财政的单车补贴上限不得超过中央财政补贴额的50%,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容乐观。
 
  汽车销量大增13.65%
 
  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16年12月以及全年汽车产销数据。
 
  2016年12月份,汽车产销延续增长态势,产销量双双超过3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生产306.28万辆,环比增长1.73%,同比增长 15.04%;销售305.73万辆,环比增长4.04%,同比增长9.47%。乘用车生产264.40万辆,环比增长0.23%,同比增长 13.60%;销售267.23万辆,环比增长3.17%,同比增长9.09%。商用车生产41.87万辆,环比增长12.38%,同比增长 25.07%;销售38.51万辆,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12.14%。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SUV产销呈快速增长,轿车产量略 增,销量微降;其他品种产销呈一定下降,交叉型乘用车降幅明显。
 
  2016年全年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分别为2811.88万辆和 2802.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46%和13.65%,增幅分别比上年提升11.21个百分点和8.97个百分点,远超协会在2016年初预计的 增长6%达到2604万辆。分月份来看,除2月份销量略有下降外,其余月份销量均高于上年。
 
  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影响,乘用车产销再创历史新 高,总体呈现平稳增长势态。2016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2.1万辆和2437.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5%和14.9%,增速高于汽 车总体1.0和1.3个百分点。其快速增长对于汽车产销增长贡献度分别达到92.3%和94.1%。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69.81万辆和365.13万 辆,同比分别增长8.01%和5.80%。
 
  从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SUV促进乘用车增长作用依旧明显,产销分别增长45.7%和44.6%;轿车产销分别增长3.9%和3.4%;MPV产销增速分别为17.1%和18.4%;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8.3%和37.8%。
 
  中汽协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2940万辆左右,增速为5%。具体包括,2017年乘用车增速为5%左右,销量为2570万辆左右;商用车增速为2%左右,销量约为370万辆。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影响2017年车市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对汽车的刚性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提高,未来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依旧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市场资金充裕,流动性有所增加,房地产发展带动汽车消费;三线及以下市场有增长潜力。
 
  购置税优惠退坡
 
  2016年12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称,自2017年1月1日起至 12月31日,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新能源车辆依然享受免 征购置税。以一辆含增值税为10万元的车辆为例,按原本10%的税率计算,购置税是8500元左右,在2016年底之前购买仍可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半的政 策,需要缴纳4200元左右。如果等到元旦之后购买,就要按照7.5%的税率约缴纳6400元购置税,需要多缴2000多元。
 
  从实际销量 来看,2015年10月1日起执行的购置税减半政策确实为市场带来显著的拉动作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影 响,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760.7万辆,比同期增长21.4%,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2%,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对乘用车销量的贡 献度为97.9%。
 
  在此背景下,多家公司1.6L排量及以下的汽车销量增长显著。2016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76.59万辆,同比增长50%,超额9%完成两度调整后的70万辆销量目标。长城汽车突破百万大关,销量达到107万辆,增幅达26%,创历史最佳成绩。
 
  新政宣布后,奔驰、广汽、北汽等车企闻风而动,纷纷掏腰包自补,推出相应措施以延长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执行。其中,奔驰推出了“减半如故”购置税补贴计划。 按照计划,2017年1月1日至31日期间购买B180等指定车型,可在国家购置税补贴基础上额外享受由厂家提供的2.5%购置税补贴。广汽丰田对雷凌 Turbo1.2T车型推出了“购置税减半延续补贴”活动,3月份前购车依旧可以享受到补贴。北汽方面表示,在2017年2月28日前购买北汽幻速 S3L,仍可享受5%的购置税。凯翼、奇瑞、哈弗、陆丰等自主品牌汽车也将在2月底前对全部或部分车型保持购置税减半的优惠价格。
 
  早在 2009至2011年,就曾推行1.6L以下车型购置税优惠。2009年1月,《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获得通过,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车购置税率由 10%调整为5%;此后,又将优惠政策延续,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税率按7.5%执行;此后优惠完全退出。在优惠政策实行期间的 2009年、2010年,1.6L以下排量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达71%、32%,1.6L以上排量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0%、37%,带动整体销量 增速达53%、33%。2011年,受前两年优惠政策提前透支消费需求的影响,1.6L以下及以上排量汽车销量同比分别下滑至4%、8%,增速下滑幅度巨 大。
 
  鉴于上次购置税优惠造成的影响,市场对购置税优惠退坡和取消效应有相应的心理预期。购置税补贴减少政策正式披露之前,已有行业人士预 测,无论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是否延续,2016年的车市已很大程度透支了2017年的购买力,2017年一季度预计车市将有所回落。“对自主品牌来说,由 于受1.6L排量购置税减半拉动,2016年1.6L以下排量的SUV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17年这一市场增速将放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 员李颜伟称。
 
  海通证券分析指出,本次退出政策导向温和,或将促进居民汽车二次消费需求的释放,带动汽车消费升级持续深入;叠加自主品牌优势车型的集中投放,三四线城市增量、一二线城市换代,将带动汽车消费升级。
 
  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
 
  2016年12月28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2017年新政策在2016年标准上退坡20%,同时规定地方财政对单车的补贴上限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以北汽新能 源EU260为例,原价23.99万元,2016年国家补贴5.5万元,北京市补贴5.5万元,补贴后价格为12.99万元。而按照新政,国家补贴4.4 万元,地方最高补贴2.2万元,理论上补贴共减少4.4万元,退坡幅度不小。
 
  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 荐车型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2016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1至5批需重新核定,企业应按照新的技术要求进行申报。这意味着只 有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车型才可获得补贴。对车企而言,由于重审需要一定周期,拿到补贴时间也将进一步推迟。
 
  按2017年的补贴标准计算,混合动力汽车车型退坡0.5万至2.55万元不等,波动较小;电动车型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总补贴降低幅度达40%,影响较大。招商证券认为,厂家对 于终端价格的调整亦需要时间,现阶段观望情绪较强。从市场表现看,目前几乎没有按照2017年补贴政策定价的车辆在售。北汽新能源此前宣布,2017年春 节前全系车型不会涨价,北京地区春节前EU260车型的用户由北汽新能源出资承担补贴政策退坡的4.4万元差价。但春节之后如何定价仍未确定。按照最新的 补贴标准,比亚迪E6的两级补贴应为6.6万元,相对2016年的11万元大幅缩减。有终端销售人员表示,为了与2016年的售价持平,车企可能会给予一 定的购买补贴。
 
  随着补贴退坡,大概率由厂家和消费者共同承担。招商证券认为,由于后续部分车企终端提价意愿较强,在新能源汽车尚未完全市 场化的背景下,市场需要时间消化。同时,市场已提前预计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退坡幅度较大,消费者普遍提前购车致使新能源汽车2016年底销量火 爆,导致目前大多数畅销车型库存吃紧。加上对车型将重新核定需要一定周期,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容乐观。长期来看,行业将逐渐步入正 轨,预计第二季度后半段将逐步走出低谷。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