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汽车 » 正文

2015年平均油耗6.65升/100公里 专家:多途径实现节能降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9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近日,工信部网站正式公布了《关于2015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2015年度中国关境内117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103.85万辆,将2015年我国生产的20.6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纳入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我国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6.65升/100公里,低于原定的6.9升/100公里目标值。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殿阁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将新能源乘用车纳入统计,去年我国乘用车平均油耗达标,但在未来几年内,随着乘用车油耗达标门槛的逐年提高,汽车企业必须前瞻性地开展多种技术储备,并有策略地分步骤规划传统节油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和纯电动技术领域的渐次推进工作,如此才能从容应对不断加严的油耗法规。
 
    小排量和新能源车是热点
 
    在公布的《2015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表》中,国产乘用车企业共计90家,未达到企业设定的2015年达标值的企业共23家,占比为25.6%; 27家进口乘用车企业中有9家未达标,共计32家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单位:升/100公里)实际值/达标值超过100%,相较去年的37家减少了5家,与前年的40家未达标企业相比,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对此,江苏上淮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韩志玉告诉记者,近年来,乘用车企业为了达到2016年~2020年的各级油耗目标,使尽“浑身解数”,或在产品中加大小排量汽车的比例,或邀新能源汽车助阵,取得的降耗效果也值得肯定。例如,2015年平均油耗实际值为5.78升/100公里的长安铃木的产品多以小型车为主,而主打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去年平均油耗实际值仅为6.10升/100公里。
 
    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指出,今明两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问题不大,进入2018年后,乘用车企业才将迎来真正具挑战,到2020年,达到5升/100公里油耗的难度更大。
 
    自主品牌忽视传统节油技术
 
    在韩志玉看来,未来几年,面对严苛的油耗红线,我国自主品牌的压力远超过合资品牌。从《2015 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表》中可以看出,在未达标的国产乘用车企业中,绝大多数为自主品牌,尤其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达标值一项中,自主品牌处在最后几名的位置。
 
    韩志玉表示,自主品牌前几年对节油降耗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过低,导致近两年开始仓促准备,变相加大了应对新阶段油耗法规的难度。据介绍,在SUV热潮的背景下,部分自主品牌产品线发展不均的问题正逐渐凸显,传统节油技术提升效果不佳,造成了自主品牌忽视传统节油技术布局,直接采用纯电动汽车技术路径以降低企业的整体油耗水平。而合资品牌由于技术储备完善,产品线丰富,在面对我国油耗法规日趋严格的趋势时,压力相对较小。
 
    杨殿阁直言,合资车企一直以来在制定技术路线发展规划时,都极为重视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储备,例如丰田正是因为多年来在燃料汽车领域的提前布局,才能在面临新阶段油耗法规时“游刃有余”。
 
    节能还需多线布局
 
    “当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临着中长期技术战略规划缺失的问题,因此才会在面临新阶段油耗法规公布和实施间隔过短时束手无措。节能减排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自主品牌应正视企业实际发展现状,提前开展前瞻性技术领域的多线布局和规划,有准备之仗才能从容应对。”杨殿阁如是说。
 
    许艳华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当前降低整车油耗的主要技术路径包括发动机小型化、车身轻量化和混合动力技术等。以轻量化技术为例,通常采用高强度钢、镁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来替代传统钢材,来降低整车的整备质量,但相应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混合动力技术也需大量研发资金投入,汽车产品价格的提升将在所难免,这势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消费的积极性。因此,汽车企业必须全面考虑,制定系统性的技术发展战略,在提升降耗水平的同时,综合考虑产品的成本上升等问题。
 
    杨殿阁谈到,在当前背景下,自主品牌需加大对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研发力度和重视程度,同时积极储备纯电动汽车技术。实现2020年的油耗目标值固然重要,如何应对油耗法规越来越严苛的发展趋势(例如2025年的4升/100公里油耗标准)才是重中之重。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