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汽车 » 正文

国际大企深耕碳素材料 助推电动汽车轻量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03

1.西格里与宝马在碳纤维领域的双赢

未来碳素材料走向主流化,中化集团对在碳素材料方面拥有最大优势的该公司应是势在必得。通过Susanne Klatten家族的持股,西格里和宝马唇齿相依:西格里监事会主席Susanne Klatten是集团最大的股东(27%),并同时持有宝马12.6%的股份。她的弟弟Quandt是宝马的实控人(17.4%),同时他们的母亲也在宝马持股(16.7%)。所以,宝马近年力推I系(i3和i8)的碳纤维车身战略就变得更容易理解。通过这种战略,目前宝马的碳纤维产能已提高至9000吨,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西格马和宝马的双赢。

2.电动汽车和汽车轻量化将成主流发展趋势

宝马汽车的轻量化发展,以及宝马与西格里扩大碳纤维产能均显示出上述两家公司对未来碳纤维在汽车市场前景的自信。而且,未来电动汽车、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也正在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通过汽车轻量化来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除了宝马、西格里,该行业的标杆特斯拉也在该领域做着进一步的深耕性努力。其CEO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汽车采用的是石墨烯,使用这一电池一次很快就能行驶805公里,相比目前电池能量密度增长近70%。而西班牙科尔瓦多大学的实验室里,首例研发的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可使电动车最多能行驶1000公里。充电一次仅不到8分钟,而后可以跑500-600公里。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也在意识到该趋势的强劲形成与不可逆转,也有更多地企业开始涉足该领域。比如奇瑞就与宁波所合作推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动汽车,预涂膜生产商康得新成立江苏康得新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此外还有近期宣布进入该领域的格力等。

3.碳素材料纵向资源整合成为潮流

碳素材料在未来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航空和汽车领域会是其主要的增长领域。在相关产业,随着纵向资源整合成为潮流,碳素材料产业下游制品企业导向带来的,基于技术优势或资金优势融合产生的产供销同盟也在增多。

这样的同盟伙伴里有东邦与通用,以及上述的宝马和西格里,还有比如生产小丝束碳纤维的美国氰特,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和德国的腈纶纤维生产商德绒(Dormagen)的战略合作,转向共同对更低成本的大丝束工业级碳纤维的研发生产,进入到大丝束碳纤维市场领域。

在资金优势方面,当推波音莫属。2013年,波音与日本东丽签订了1万亿日元碳纤维合同订单。从2013年后的10多年间,东丽将向波音的现有机型和下一代大型客机“777X”的主机翼部分进行独家供货。为了与此匹配,东丽投资1千亿日元在美国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碳纤维工厂,以及扩大本土产能一倍。而且,东丽还收购了美国的卓尔泰克,以将全球市场份额从21%提高到32%来巩固全球首位的宝座。

目前,东丽在全球四个国家设有碳纤维工厂,其产能占到全球碳纤维约8.4万吨的近四成。通过扩规模、增市场份额、转向大丝束工业用途降成本等多渠道的共同努力,东丽还在进一步提升着盈利空间。与氰特类似,东丽也在向成本更低的大丝束碳纤维(40K以上)市场拓展。

此前,东丽一直专注于小丝束碳纤维(24K以下)业务,由此也在汽车结构体等相关工业应用领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事实上,东丽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未来汽车工业的看好。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