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非凡的上海车展上,新能源车大出风头。据统计,参与本届上海车展的新能源汽车达到103款,创下历史纪录,其中奔驰、通用等跨国车企都带来了首次在中国亮相的新能源车型。而上汽、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也推出了与之抗衡的新能源汽车,且价格更加亲民。
不过,虽然在车展上风头劲爆,新能源车的市场表现却不温不火。
以呼声最高的特斯拉为例。2015开年不利,特斯拉的麻烦接踵而至——销量下滑、利润亏损、大幅裁员,每个消息听起来都不悦耳。
来自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2014年特斯拉全年海关进口量为4800辆,但实际上牌量仅为2499辆,与其2014年10000辆的销售目标相差甚远。这对于在全球市场坚持“零库存”的特斯拉而言,仿佛是一记闷拳。
除了剑指高端的特斯拉,土生土长的国产新能源车情况也不乐观。
面对免摇号、不限行、减免税等种种特殊优待,消费者为何依然不肯出手?
“缺少充电站是最大的问题,想买结果发现没有充电站在开回来的途中充电,请车拉回来最少七八万,七八万加油不知道可以用多少年了。”“充电速度没有加油快,等不起”……网友的这些意见反映的都是最现实的问题。
其实,购车者要应付的远不止开回家、开得远这两件事。
电动汽车电池造价昂贵,几乎占全车一半的成本,维修和更换电池更是头等大事。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即便购买了所谓“全险”,也只能保第三方责任险和交强险,最大头“车损险”却不在保险范围。这就意味着,若是事故造成的电池损坏,消费者只能自掏腰包。
此外,目前动力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平均在5年左右。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5年后,可能还会因为电池寿命的到期而增加更换电池的成本。
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购车者恐怕就很难确定新能源车是否真的经济了,要掏钱买车自然犹豫。
以上还都是小账,算算产业经济的大账,就更难说清了。
按照2012年的数据,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之和与火电发电量的比例约为2:8,也就是说,我国煤炭发电量占到80%多,如此一来,电动车只不过是把污染耗能环节前置而已,能不能算“新能源车”都要打个问号。
更为关键的是,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依然没有完善的方案,电动车一旦大规模推开,很快就会面临这个严峻的污染问题。
因此,发展电动车实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电动车是趋势,中国不能错失良机,但推动发展又绝不仅仅是在最终端给些消费优惠那么简单。电池技术突破、充电设施增加、保险售后完善、电池回收处理乃至能源结构调整,需要系统化的同步推动。缺少任一要素,中国电动车要么跑不起来,要么将跑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