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年时间,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坐了一次过山车。近日,关于特斯拉中国区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销量不佳是主要原因。记得特斯拉刚登陆国内市场时,一批有钱人狂热追捧,短短4个月,预订数量约400辆,为此CEO马斯克为中国市场制定了1万辆的销售目标。然而,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的实际上牌量仅为2499辆,不到目标的1/3。
与特斯拉在中国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速电动车的热销。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内低速电动车的销量近40万辆,增长近50%。
两者巨大的反差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之路应该如何走?以笔者之见,首先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从低向高走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的三四线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居民出行不便,价格便宜的低速电动汽车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从产业促进及发展形势上看,低速电动汽车是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起步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竞争力仍然不强。低速电动汽车基本采用国产部件,从低端切入,科学引导其发展,可有效推进我国新能源关键材料,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新兴低速电动汽车企业激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能为未来的高端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与欧美汽车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还处于居民第一辆车时代,实用性是消费者的最大诉求。特斯拉的Model S被人们称为富人的“大玩具”,实用性并不是其追求目标。
马斯克当然知道,高高在上的电动汽车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为了抢占市场,特斯拉制定了从高端往下走的产品战略,在国内市场推出P85后,又推出P60,并表示未来将推出3.5万美元的廉价车。然而,这条路线不仅在中国没有走通,在全球市场也不理想,2014年其全球销量也没有达到预期。
汽车产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纵观汽车业的发展历史,很少有企业从高往低走取得成功,全球几大汽车企业都是着眼于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才取得巨大成功。最典型的是福特汽车,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大量生产T型车,让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有了成功的资本后,才去开发更为高端的林肯轿车。
笔者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不应违背汽车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应该从低向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