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汽车 » 正文

无人驾驶客车现身成都 未来5年内有望诞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2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作者:鑫椤资讯
      2014年冬季,一辆无人驾驶客车现身四川成都。这辆无人驾驶客车不是在运营、也不是做测试,而是供人们试乘、体验。事情可以追溯到2014年11月,米 其林必比登第十二届挑战赛在四川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举行,在公交车拉力赛现场,一辆无人驾驶客车现身,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教授王健表示,目前在欧盟,无人驾驶技术在汽车行业已被视为具有战略意义,遗憾的是,中国无人驾驶技术还没有上升到战略地位来对待。面对那辆无人驾驶客 车,当时在现场的宇通技术中心一位人士向记者坦言,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客车领域可以实现,但仅限于概念车,因为当前我国对无人驾驶客车上路的相关立法尚属 空白。尽管如此,一位客车企业内部人士透露:当前已有客车企业在着手研发无人驾驶客车,未来5年内,我国无人驾驶客车有望诞生。

无人驾驶客车现身成都 未来5年内有望诞生

技术实现不难运行上路难

无人驾驶在乘用车领域炒得比较火,但无人驾驶技术有可能在商用车领域率先得到实际应用。戴姆勒CEO蔡澈就曾表示过,无人驾驶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潜力会很 大。事实上也是这样,2014 年汉诺威车展上,奔驰高调推出了无人驾驶未来卡车。那么无人驾驶客车的潜力有多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现身中国的这辆小客车EZ10。现场了解到, 该车的动力为纯电动,续驶里程可达120公里。从外部来看,整车像一个封闭的、可移动的小房子,车窗宽大,站在车内观看车外视野很开阔。当车辆正在运行 时,倘若你站在车旁,它会自动停止,并自动打开车门。车内看不到方向盘、仪表台,当然也没有驾驶员,设置的座椅数量较少,大多数空间供乘客站立。乘坐人数 最多不超过10个,否则车辆的运行效果会受到影响。在车内会看到一个电子屏幕,操作人员可通过电子屏幕这一界面对线路、站点进行规划。作为乘客,也可以通过此屏幕了解车辆的具体运行路线。此外,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EZ10车身安有4个雷达探头,安装成本很高。此外就是整车的控制系统,这两方面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上述宇通技术人员表示,总体来说,这些技术不难实现。对于当前无人驾驶技术汽车而言,比较难办的事情在于没有一个合适、合理的道路运行环境。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EZ10当前主要在米其林公司和欧洲一些大学使用。“可以在相对封闭、路线较固定的场合推广,比如厂区班车。无人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 驶,短期内不会实现。”宇通技术人员说。据悉,欧盟为规范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目前正在考虑“立法”,内容包括当无人驾驶车辆与传统车辆发生事故时 怎样承担法律责任等。新加坡日前也表示为缓解交通拥堵,在2015年或将允许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还将在公共交通领域投入。不过,据英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普通百姓对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支持率并不高,主要还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

把无人驾驶视作技术储备

一位客车企业内部人士透露,从技术层面来说,对无人驾驶的研究主要是出于对前沿技术的触碰,就算有样车也不会大批量投放市场,而是仅限于概念车型,更大的意义是把无人驾驶技术视 作未来的技术储备。当前我国客车行业内总体来说尚未、或者仅少数企业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无人驾驶技术,那么国际上的无人驾驶客车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还是以 EZ10为例说明。可以肯定这款车在欧洲一些较为封闭的道路上已实现真正的运行,但对于乘客而言,其试乘感受如何?在此我们记录了现场试乘的感受,最明显的一点不足是在道路的设定上,最好是直来直往,因为无人驾驶客车在遇到拐弯时,“反应”会很慢,甚至停止。这也就说明道路状况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行驶有很大 影响。不妨再来看一下新加坡如何把无人驾驶客车运用到公交领域的。据悉,新加坡准备在2015年向无人驾驶汽车开放一个社区,希望这种新技术可以服务公共 交通,接送乘客,换言之就是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以此来降低交通拥堵,使得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成为当地主要出行方式。如此说来,新加坡的无 人驾驶汽车也是在短距离的运行。这也再次说明,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行环境还受到很多限制。另据悉,当前法国也有无人驾驶汽车投入运营,但仅限于特定用途,数 量也没那么多,仅用于短途行驶。无人驾驶汽车在法国被视作是城市五大行动方案之一。或许,未来,随着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无 人驾驶客车专用道的开辟等条件都成熟了,无人驾驶时代也就来临了。无人驾驶客车EZ10无人驾驶客车可自动停止。车内空间虽小,但视野开阔。通过此屏幕可 以对车辆路线、站点等进行设置。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