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杉杉股份已感受到冬天的寒意。企业历时3年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美丽多彩,但轻轻一戳就在一瞬间破裂。
杉杉股份11月2日发公告称,位于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简称“临港管委会”)的上海杉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杉杉”)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因社会反响较大,11月1日被决定取消。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就在10月31日临港管委会网站还挂出消息,锂电池项目只是“暂缓实施”,但24小时还不到就突然“变脸”,成了“取消”。
半年报显示,从2011年项目立项到报告期内,已经累计投入金额5867.6万元,杉杉股份方面表示,现正与有关方接洽后续事宜处理。但就在去年,上海国轩新能源项目因相同原因被喊停,未得分文赔偿。杉杉股份的投资会否打水漂?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突然取消
“本项目的最终实现尚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杉杉股份2011年项目启动时公告上例行公事的一句话,没成想如今一语成谶。
2014年11月1日下午3点,上海临港管委会官网发布了《关于取消“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项目的公告》,称由于在环评公示期间社会反响较大,经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取消锂电池项目,停止审批。
从一个时间节点上可以看出,锂电池项目被取消非常突然。
就在不到24小时之前的10月31日下午近5点,临港管委会网站还挂出了《关于“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项目相关问题的答复》,并特地注明,“经管委会研究决定,该项目暂缓实施。下阶段,将进一步听取公众意见;进一步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进行项目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的综合研判。”
企业本身也是感到非常意外。杉杉股份董秘钱程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临港管委会10月31日网上挂出的答复大家都看得到,当时说对项目只是暂缓,而且项目本身都是合格的。企业也是从管委会网站得知取消的消息。
根据本报记者的了解,杉杉股份的锂电池项目遇到的最大阻力,或是当地居民对污染及安全的担忧。
有市民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的许多材料与水接触后,可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热能导致发热、燃烧现象,易成为生活中的“火种”,临港地区临海、气候湿润,居民家里地板、墙壁及衣物呈现潮湿状态,如何能保证电池材料百分百不与水气接触?
还有市民提出,临海地区海风极大,即便在安有纱窗的状况下,海风吹起的粉尘依然轻易出入,因此对项目固废可100%妥善处置的承诺严重质疑。
尽管官方给出的答复是锂电池项目都是合格的,但最终被取消的结果还是反映出了实际难题。
有上海当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临港地区在打生态城市牌,号称属迪士尼商圈,所以对环保也格外严格。
赔偿成未知数
杉杉股份的遭遇并非首例。
去年5月,上海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轩”)对外公告,收回在上海松江项目的全部投资,土地退还政府,不要求任何赔偿。
当时上海松江区政府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上海国轩新能源项目落户松江以来,引起了部分市民担心其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带来环境污染。2013年4月28日,松江区曾决定取消该项目生产环节,对企业需要保留的其他环节进一步征求意见。
上海国轩原计划在松江区建设2亿安时的锂离子电芯生产线与年产5亿安时锂离子电池PACK线。
钱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杉杉股份锂电池项目是有回旋余地,还是彻底退出,目前还在协商当中。钱程特别强调,杉杉股份的情况和上海国轩不一样,国轩项目是整个生产链,杉杉项目只是其中一个负极材料,5800余万的投入中,5514.11万是土地款,353.49万是项目设计、环评等前期事宜发生的相关费用。
还有一件尴尬的事,10月28日杉杉股份刚刚公告了《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经营管理团队股权激励方案》,宣布拟拿出全资子公司宁波杉杉新能源所持上海杉杉、宁波杉杉新材料各10%的股权作为激励标的,激励范围涉及经营、管理、生产、研发、技术等领域79名核心骨干。
股权激励的业绩承诺指明,以2013年为基数,2014至2016年,负极利润总额、销售量3年内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0%。如业绩未能达标,则宁波杉杉新能源可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回购上海杉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系负极管理团队持股控制公司)持有的负极10%股权。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杉杉股份对项目被取消,完全是蒙在鼓里。
杉杉股份给本报记者的回函称,股权激励方案系根据公司锂电负极材料业务现有经营状况(涉及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郴州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子公司)而开展的股权激励,临港项目停止审批对其实施不会有影响。
虽然企业称“临港项目停止审批对公司当前经营业绩没有直接影响”,但企业也承认,“对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扩产安排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延迟。”